水冷作為DIY中代表犇B的存在,不少玩家都是看看而已,就連電腦城的奸商也不見得每個都會整,一般用上水冷的都是些追求極致的大佬。當然我說的不是那種一體式水冷,因為那種大多數(shù)都是為了真實的散熱效果和更高性價比的性能,并非極致。
Ryzen2700X為AM4接口,針腳數(shù)1331個,需要使用二代主板,當然了如果你有一代主板只需升級BIOS即可使用。
耕升GTX 1080 Ti追風擁有3584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1531MHz-1645MHz,11GB顯存,位寬352Bit,設(shè)計功耗250W。
DURA PRO散熱方案,采用5熱管雙風扇散熱設(shè)計,這散熱方案對比公版來說已經(jīng)強了不少檔次,而且大風扇在不用太高的轉(zhuǎn)速下也能產(chǎn)生比較不小的風量,這樣的設(shè)計足矣在超頻使用時也很好得帶走顯卡本身產(chǎn)生的熱量,一點也不用擔心因溫度過高對顯卡產(chǎn)生損害。
其實分體式硬管水冷和分體式軟管水冷的價格并沒有差太多(材料成本),不同的就是管子的差別和逼格的差別,因為用軟管同樣需要使用到:
水泵
水箱
CPU冷頭
顯卡冷頭
冷排
快擰
堵頭
對絲
直通/三通/四通
彎頭
寶塔
水管
冷液
放水閥
排氣閥
數(shù)流計
市面上冷頭的價格有30-500不等,根據(jù)自己喜好選擇即可(本來想說經(jīng)濟情況,但是想了想玩水冷的人還談什么錢?)基本上外觀都是相當炫酷的,但選擇時注意你用的CPU型號和顯卡型號,CPU冷頭分為AMD的和英特爾的,當然第幾代也可能不同,可以問一下商家客服。
而顯卡冷頭基本上每一款都有對應不同的冷頭,是否全覆蓋(這里沒有顯卡冷頭,是因為大佬打算換GTX1180的時候再上,現(xiàn)在先用著顯卡自帶的風冷)
一般來說分體式的水泵揚程更大,有8-15M,因為相比一體式水冷,分體式的管道更長更復雜,運水量更大,所以更需要大的功率來輸水。
正常情況下水泵是像這樣倒著放的,水泵上方是水箱,因為這種水泵的勁兒不夠抽水,只夠把進來的水輸出。
側(cè)面會有1-3個出口,不需要他出水的地方用堵頭堵上。
水箱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輔助冷排散熱,一個是節(jié)流。
因為整套水冷里不可能全部水都塞得滿滿的在那流動,需要水箱來把他截成一個大點,然后水泵才能更好的輸出。
水箱和水泵同樣,不需要他輸出的地方用堵頭堵起來。
快擰和彎頭,是水冷中需要用到最多的東西(軟管可以全部用寶塔替代,硬管最好別這么做)
水泵進出口,水箱進出口,冷排進出夠,冷頭進出口。最少需要8個,當然更復雜的水路設(shè)計需要用到更多,而且直通/三通/四通的進出口也需要快擰,在設(shè)計的時候就需要計算清楚需要多少快擰,然后再購買。
堵頭,作用就像他的名字,堵住某個出口。在水箱,水泵都會用到,至少需要兩對。
水管的價格實際上沒差太多,比如說半米的硬管6-12塊錢,而軟管去五金店買1塊錢一米,這里是6根半米3根1米,對比軟管差價也就五六十,但逼格的可是相差甚遠。
如果導致差價大的話,那就是硬管需要彎管,打磨,切割等,需要用到一些工具:
熱風槍
鋸子/電鋸
管剪
尺子
彎角器
量角器(數(shù)學課用到的那種尺子)
膠管
這些工具倒是好辦,馬家找一下有商家專門賣這些套裝的,套裝的不同點基本上有兩點:
切割工具:手鋸,管剪,手電鋸(看名字你就明白是什么啦,不解釋了)
模具:如圖中的180度彎角器,加上45度,90度等幾個小模具。
對管子進行加熱,切記不可操之過急,如果熱量太高管子會產(chǎn)生氣泡。并且加熱時進行旋轉(zhuǎn)和左右移動,否則同樣會因為溫度過高而產(chǎn)生氣泡。
盡量對需要彎曲點的兩邊都進行加熱,不然在彎管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隆起。
還有就是,如果要彎這種稍微復雜的多角度的管子,在每彎好一個角之后把膠管拔出一部分,別讓膠管在里面出現(xiàn)多重彎曲,不然拔出來的時候會很困難。我在彎第一根這個的時候就是沒這么操作,然后拔膠管的時候怎么拔也拔不出來,然后大力出奇跡,咔的一聲管子斷了;建議管子多買兩三條,如果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也有個備用。
下面才是真正的整體效果:
在冷頭的選擇上切記選對型號即可,顏值什么的,不談。
水泵則需要根據(jù)相對應需要的配置性能和管道長度等選擇,主要是關(guān)于揚程的問題,基本上那些專門賣水冷的店里有賣的水泵都會有不同揚程,如果不知道的話直接選揚程最大的。
冷排需要根據(jù)使用什么機箱進行選擇,如果不知道你的機箱能裝多大的話就看機箱的風扇安裝預留位置,基本上風扇位等于冷排位。
管子正常情況需要多買幾根,避免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失誤。
快擰和彎頭需要很多,數(shù)量根據(jù)你設(shè)計的水路來,別的沒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