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鴿了一年,終于上市!我記得去年剛剛發(fā)布小不點MINI4的時候,我就夢想著能擁有這么一臺迷你型音響設備。本人以前玩兒隨身居多,但發(fā)現(xiàn)無論多么高端的播放器,對于大耳的寬容度還是很有限。巨大的臺式機不是我考慮的對象,家里空間有限,條件不允許,所以看到小不點MINI4,我感覺它就是我心目中最想要的。
喜歡它的原因有仨:
1、數(shù)播、解碼、耳放、線電四合一,這是一套完整的音響系統(tǒng),匹配度高,不用折騰搭配和線材問題,同時也可以單獨拿出來與其他系統(tǒng)靈活配合使用。另外數(shù)播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樹莓派,折騰的同時又可以增長知識了!
2、耳放帶4.4平衡口,可玩性比較好。
3、這是我收到貨后得到的驚喜:會送出一套鋰電池組套裝,意味著不需要電源線,可移動性得到增強。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看東西。
【開箱和產(chǎn)品細節(jié)展示】
剛拿到快遞的時候我蒙了~我以為是什么工包產(chǎn)品,所以第一時間聯(lián)系小不點,告訴我說MINI4的包裝就是這個樣子,沒有專門的包裝盒,就一個牛皮紙箱,其實小不點家的許多大物件都是沒有專門包裝盒的......,好吧忍忍就過去了,也不是啥嚴重的事兒,里邊的物品擺放幾乎占滿了盒子所有空間,每一個物品都用厚實的泡棉保護,安全性上還是令人放心滴。
配件全部放在一大包塑料袋里,鼓鼓囊囊全是線材!到手即插即用,這里給大家羅列一下:
1、三根電源線,分別把數(shù)播、解碼和耳放接到電源上。
2、一根兩芯航空電纜,這個暫時用不到,要等電池模組到了才能用。
3、4.4平衡對接線,用這條線可以實現(xiàn)解碼與耳放之間平衡連接。
4、同軸線,由于只有數(shù)播上有同軸接口,所以在本套系統(tǒng)上是用不到的,猜測應該是用數(shù)播跟其他系統(tǒng)匹配之用,老楊還真是想得周到!
5、I2S線,用來連接數(shù)播和解碼。
6、雙芯的航空電纜。
7、6.5轉(zhuǎn)3.5非平衡耳機口。
8、電源線。
這就是收到貨后的驚喜!不過我現(xiàn)在還沒拿到。By The Way,這說明書印刷質(zhì)量真該好好提升一下,似乎是用黑白打印機打印的~里面的照片一團黑,有些線纜接駁的顯示不夠清楚。
久違的“疊疊樂”!別看它們堆得老高的,其實每個部分的面積大概只有一個華為mate20 pro那么大,三圍尺寸:160*100*40mm。從上到下的重量一個比一個重,當然最重的還是右邊那個線電,超過了4個疊疊樂的重量!你要說便攜性吧,雖然體積小,但外出攜帶這么重的器材還是相當吃力的,即便日后送來了鋰電池組,便攜性也談不上。我覺得這套設備既然那么小巧,在家里邊隨便搬動一下還是綽綽有余。
目前市面上這種能夠自成一體,并且把線材全部配齊上手即用的完整小型化組合音響并不多見,特別是所有模塊共用一個線電的更是屈指可數(shù)。從整個系統(tǒng)的背面就可以看出線材接駁干凈,基本上沒有冗余長度,放在桌面上就不會顯得太過凌亂了。接駁方案的優(yōu)化方面,老楊肯定下了不少心思。
數(shù)播上有10個跳線設置:
采樣率可以從44.1到762八檔設置
采樣精度可以從16-32四檔設置
DSD輸出模式可以從64bit-256bit,外加一個PCM設置
濾波器模式有4種可以設置
DOP可以設置為DOP輸入有效和無效兩種。
耳放上有4個跳線開關,可實現(xiàn)低增益和高增益兩檔。
關于這套組合的亮點,我直接先把老楊的描述抄襲過來給大家看一看。
Mini_4由4個獨立單元組成:
1.DP_4 流媒體播放器(數(shù)字轉(zhuǎn)盤)
DP_4采用了最新的樹莓派4B平臺,具有1.5GHz 4核心64位 ARM Cortex-A72 CPU的超強運算處理能力,能有效處理流媒體或本機通過SD卡、移動硬盤存儲的音樂文件。
本機的一大亮點是采用了采樣率可以轉(zhuǎn)換(SRC)的AK4137設計,用戶可以在PCM-DSD之間進行任意格式轉(zhuǎn)換或采樣率轉(zhuǎn)換,增加了許多新穎的玩法。同時也具有Jitter極小的
時鐘恢復電路,使得流媒體播放的時鐘達到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水平。
2.DA_4全平衡解碼器
DA_4采用了AK4493解碼芯片,AK4493是123dB 768kHz/32-bit 2ch Premium DAC芯片,它也是449X系列中性價比最高的芯片。實際聽感模擬味十足,非常有音樂投入感。
3.AM_4純甲類全分立全對稱耳放
AM_4是純甲類,全分立,全對稱電路構(gòu)成的耳放。所謂全分立就是全部用晶體管構(gòu)建的電路,這樣能把工作狀態(tài)調(diào)試到最佳(集成電路就只能是工廠設定值了)。
4.PO_4電源單元
PO_4是一個大電流大動態(tài)的線性穩(wěn)壓電源,有兩種配置:
配置一:純直流蓄電池配置,采用12V24AH大容量蓄電池作為供電電源,滿電續(xù)航時間為10小時左右。這就杜絕了一切干擾,得到一個非常純凈的供電環(huán)境。(這個鋰電池組會作為贈品方式送出)
配置二:交流適配器供電,用線性大容量環(huán)牛供電,再配合PO_4進行大動態(tài)穩(wěn)壓。這種供電模式雖然沒有蓄電池純直流配置那么徹底,但是也遠比開關電源模式干凈得多。
鋰電池組還沒收到,所以我現(xiàn)在只能拖著個笨重的“拖油品”讓其工作。如果裝上鋰電池組的話,那么它在移動性上會更好了。
關于樹莓派,這是第一次接觸,連個入門都算不上。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的。比如有時候wifi熱點無故消失、USB2.0接口失效等,我在系統(tǒng)設置方面還是個大大大白,不知道如何折騰才能得到一個最為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對了,它用的系統(tǒng)是volumio OS,功能安排的邏輯上在一眾樹莓派數(shù)字音頻播放系統(tǒng)里算是比較好的,雖然用起來我還是覺得有點怪~。
目前這個系統(tǒng)用下來的感覺是。。。。。。。我快被逼瘋!稍微摸索著設置了一下,能連WIFI了(有時候還是不太穩(wěn)定,熱點會消失),也弄出了讀取優(yōu)盤音樂文件,但nas還是連不起來,家里的nas音樂云暫時只能閑置著。跟客服哥哥聊了一聊,說是準備出個volumio的使用教程和視頻,盡快吧親,抓狂!
對樹莓派研究到底的豪言壯志如今就像泄了氣的皮球,這玩意兒確實不是想研究就能研究透徹的,你必須要有一顆考重點大學的毅力才能窺探一二!SO,離開高考20余年的我早已忘記當初奮發(fā)圖強的feel,現(xiàn)在最常用的還是藍牙,LDAC模式,很穩(wěn)定很OK。只是。。。。千萬別用什么QQ音樂網(wǎng)易音樂,即便開了會員也不行,此模式簡直就是個缺點放大器,它會把音頻文件所有的缺陷從耳機里傳出來。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用海貝音樂來播放WAV無損格式的音頻文件,這樣會有顯著的提升效果。
關于溫度,數(shù)播和解碼都只是溫溫的,耳放畢竟是純甲類,發(fā)熱量高許多,簡單用儀器測試了一下大約為46℃。當我測到最下方的電源單元是最燙手的,此時我的儀器突然壞了我了個去,儀器都罷工啦!所以我沒測到電源單元的具體溫度,只知道是燙手,估計有七八十度了。
【耳機搭配與主觀聽感】
歌德黑標是一款流行樂詮釋相當?shù)轿坏亩鷻C,我買它就是用來聽流行的。由于AM_4耳放上只有6.5mm單端和4.4平衡,所以這里需要用到配送的6.5轉(zhuǎn)3.5的轉(zhuǎn)接線,這條轉(zhuǎn)接線的做工是可以的,而且還有磁環(huán),品質(zhì)方面有更可靠的保障。具體聲音效果方面,首先我覺得很熱情!就像一個比基尼少女距離你很近的面前跳著火辣的舞蹈,這種熱情似火的味道,除了耳機本身的調(diào)音傾向,小不點MINI4這套組合的性能功不可沒。黑標這條耳機從參數(shù)上來說并不算是個很難推的耳機,但僅有99.8dB的靈敏度意味著它需要大電流才能更高的驅(qū)動起耳機的全部潛力,這方面我覺得小不點的組合音響是沒問題的,它能讓黑標呈現(xiàn)出清澈甘洌的通透感,并且在三個頻段的質(zhì)感挖掘上幾乎已經(jīng)見底,特別是中低頻段,扎實有力,像是一條猛獸在你耳邊瘋狂嘶吼,卻不肆無忌憚的刺激到你的耳機神經(jīng),因為它的控制力還是相當出色,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密度和近乎爆棚的能量感。
換上拜雅DT1990PRO,聲音一下子變得溫柔起來,如果剛才的黑標屬于火辣的夜店舞娘,那么DT1990PRO更像是與你相濡以沫多年的老夫老妻,含蓄、雅致,同時又帶有含情脈脈的溫柔。搭配上DT1990PRO,我覺得這套系統(tǒng)更加雜食了,密度也比黑標更精致了一些。我手頭不乏調(diào)音柔和的耳機,比如拜雅T1二代,但是T1二代的聲音素質(zhì)其實并沒有比DT1990高出多少,反而還在前端要求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前幾個月我就把T1二代出了,只留下DT1990PRO。而這款耳機其實在可驅(qū)動性上是明顯比T1二代輕松許多的,搭配小不點MINI4應該說是個良配,聲音基底不懦弱,顯得較為張揚跋扈,通透的質(zhì)感也不是一般前端所能推動出來的,整體的音色方面,得益于甲類放大器天生的優(yōu)勢,它帶有明顯的溫潤味道,說人話就是有模擬聲的質(zhì)感,這也是最讓我欣喜的地方,如果這套組合是吃果果的數(shù)碼味,我想我也不會大費周章地來寫這篇分享了~。
了解我的小伙伴知道我是拜雅腦殘粉,手頭有不少拜雅耳機的,所以這回再來一條:DT770PRO 80歐版本。這是條很老的耳機了,估計不少發(fā)燒友手中的保有量還是比較高的。一般的隨身聽直接推,往往聲音會偏薄。我不否認薄底也有高素質(zhì),但對于我個人偏好而言,我還是希望它能帶來更粗更密集的線條感和更深的下潛,但事實往往事與愿違,很難做到。用它來搭配小不點MINI4,這種情況有明顯改善!首先聲底厚實了不少(比T1二代和DT1990 PRO還是要?。辽俸駥嵉搅艘粋€能讓我聽著舒服的程度,低頻下潛也有可聞的進一步下沉,同時也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潤澤感(這耳機低頻原本就不充足,而且還有點偏硬),也就是聲音變得更“濕潤”了一些。具體程度如何描述呢,我覺得DT770 PRO就好比是個身材苗條的女生,太瘦了我覺得不好看,然后給她胡吃海塞一個月,身材終于開始趨于豐滿,這耳機搭配小不點MINI4的感覺也很雷同,總之就是看起來更加秀色可餐了嘛,哈哈哈?。?
最后還是拜雅耳機:謝藍圖~。這是一個典型的低阻高敏耳塞。兩個字總結(jié):輕微過推。我還是把耳放調(diào)到低阻抗模式的情況下,依然是過推的,聲音線條較粗,邊界略糊,之所以成為“輕微過推”,是因為還沒達到破音的地步,總之聲音細膩度有所降低,沒有發(fā)揮出榭蘭圖應有的解析度。我查了一下官方產(chǎn)品介紹,并沒標識出耳機接口的具體輸出功率,但從上面幾個耳機驅(qū)動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這套組合終歸還是定位于大耳的。事實上臺式機一般都很難解決高低阻耳機耳塞通吃的問題,這套小型的桌面音響系統(tǒng)亦是如此。所以,如果大家仔細看了我的文章,會發(fā)現(xiàn)官方即將送出一條用于低阻耳塞的阻抗適配線,來解決低阻高敏塞子的匹配問題,不言而喻了吧~。
【總結(jié)】
從整個系統(tǒng)設計上來說,小不點MINI4在迷你型音響系統(tǒng)上做到了全平衡構(gòu)架,把所有模塊的供電源頭通過一個線電來實現(xiàn)電力供給,并且通過樹莓派平臺來實現(xiàn)藍牙、優(yōu)盤、移動硬盤和NAS掛載,如果我沒搞錯的話,整合度那么完善的小型化音響系統(tǒng),它是目前首款。線纜佩奇,用戶到手即用也是極為便利的。調(diào)音方面大家也不用擔心,老品牌和老楊的功力大家也不是才認識一兩年了,對于各種耳機的契合度也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我手頭沒有那種高達600歐的大耳,要不然真想試一試耳放部分更強的輸出能力。最后說一些產(chǎn)品不足,這里簡單羅列一下:
1、樹莓派很復雜,絕不是到手即用的那種。設置上是需要一些知識積累和技巧的,希望小不點趕緊出個強力說明書幫幫我們這些樹莓派的小白用戶;
2、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印刷再精制一點,弄個彩色打印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