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茶葉和其他產(chǎn)品不同,遵從的是適口為珍的原則,所以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好不同,所以沒有一套一層不變的規(guī)范,所以向別人推薦茶品,我是不建議的,就像聽歌,自己再循環(huán)往復(fù)的歌曲,我也不會去推薦給他人。
從未接觸過普洱,對普洱也知之甚少,對這個茶類也不感興趣~ 怎么就入手了呢?拍手.jpg 還不是貪小便宜和嘗鮮的心態(tài)鬧得,不過接觸未知事物的好處就是會主動去獲取這方面的知識,比如我想買鬼冢虎的鞋子,我會去網(wǎng)上大肆查找這個品牌的資訊甚至競品的相關(guān),之后在大街上以前不認(rèn)識的鞋子品牌,如今卻能大致一看便知。
初試普洱茶,也不例外,在閑暇之余,更是看了不少自媒體.磚家.業(yè)者.營銷號等的文章,大致粗略的算是認(rèn)識了這款茶葉,什么一味一山頭,新山頭舊山頭,哪個山頭的普洱茶甜,哪個山頭的普洱茶苦,之類的實在是太難分清,不過雖然一知半解吧,#人生的第一次#,難免想要記錄一下~
也算是愛茶之人,但是懂茶嘛,還是“半碗水晃蕩”的水平,平日喝的最多的當(dāng)屬紅茶,國內(nèi)的有金駿眉,國外的有阿薩姆,喝茶也從來沒什么講究,不倒騰什么茶具啊茶寵啊之類的,一個簡單的蓋碗一個便宜的紫砂壺,從來沒更換過……
由于所處行業(yè)和工作,忙的時候,特別忙,但是閑的時候嘛,也是特別閑,所以也就給了我泡茶喝茶的時機。
當(dāng)然的,也去試圖了解普洱茶圈中的知名品牌,比如大益.老同志以及宋聘.福元昌.同慶號,普洱茶的歷史也是蠻悠久的,老茶,之前只喝過烏龍茶,還是在朋友家,不過相比新烏龍,還是比較喜歡后者,所以對于茶葉,依舊堅持還是新的好(如果要讓我收藏一款茶好長時間,我真是沒那種毅力),哪怕苦澀.哪怕剛烈……茶葉品牌,也沒有太多的堅持,大品牌還是小眾品牌都是來者不拒,喝的高興和順口了,就多光顧幾次,喝的反感,就此作罷。
嘗試不同的品牌以及大廠還是小廠,這種尋茶/味之旅的經(jīng)驗也是很不錯的喲,不管是巧遇好茶的欣喜之感,還是不幸遇到不對口感的茶的落失感(前提是,不是香精茶和添加人工甜味劑的不良茶商,茶葉品質(zhì)高低不等于不良商家的劣質(zhì)茶)。
普洱茶根據(jù)不同的制作工序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在采摘后用自然方式陳放,不經(jīng)過渥堆的工序,味道較清香;「熟茶」則是經(jīng)過渥堆的工序,令茶性較為溫和。
何謂渥堆?1974年有人發(fā)明了這方法,把揉捻后的茶葉堆疊、加菌種、灑水及覆蓋,讓茶葉快速發(fā)酵陳化,將以往漫長的自然發(fā)酵過程(以年計)縮短至數(shù)個月。
生茶采摘后經(jīng)炒茶和揉捻,顏色較為青綠;熟茶經(jīng)渥堆法處理,將所需發(fā)酵年期縮短,顏色較為暗紅,口感較為醇和。
有種說法是「夏喝生普,冬飲熟普」,因為生普較為清熱解毒解暑,而熟普茶性溫和具暖體養(yǎng)胃功效。
這次參加的派茶活動,(注:只交了9.9運費而已,原價是29.9,也說是古樹茶,方才積極想試試)是兩款普洱茶,昔歸普洱生茶和熟茶,不過看包裝拆解里面的茶葉形態(tài),是散茶狀態(tài),完整的一片一片。在知乎上也有了解過散茶好還是壓制過的好,眾說紛紜,反正是各有各的優(yōu)劣吧,不過對于我這種初涉普洱的來說,散茶方便,因為不用去拿茶針去費勁巴拉的撬,在B站上看過撬茶的完整解說視頻,感覺手不聽使喚的自己肯定要抓狂。
就不再贅述那么多,也是一知半解的在闡述自己臨時抱佛腳所看到亂七八糟獲取到的相關(guān)普洱茶的知識以及自己對于喝茶的態(tài)度,權(quán)當(dāng)一樂兒,因為底蘊不夠?qū)W識不佳,所以也只是遷于表面,希望不要有所誤導(dǎo)!
正面:包裝盒貼了張白紙,“品鑒包”三個大字,右上角是品牌名
側(cè)面:有品鑒包的產(chǎn)品標(biāo)示,下面是品牌的公眾號和客服微信號
設(shè)計:推拉伸縮式的,簡單且方便
內(nèi)里:里面躺著兩包茶樣兒,包裝看著像是絲質(zhì),但摸著像紙,又很光滑
撕開的話,很不容易,過程中,里面的干茶差一點散落一地
撕開生茶的茶袋的時候,先從四角把粘連的部分分解,也不易弄碎里面的干茶
洗茶,按照網(wǎng)上所看,洗了兩遍,不過頭兩泡就這樣倒了也挺可惜的
這茶的光圈拍的真好看啊,有人說是好茶表現(xiàn),茶黃素的原因
茶湯表面油亮,這就是圈里人所言的膠質(zhì)豐富?
第四泡,茶湯質(zhì)感溫潤滑甜,相比紅茶,更加的內(nèi)斂
這是第八泡,顏色開始趨于紅茶,冬天恰是喝的正當(dāng)時
十三泡,果真普洱比紅茶甚至是所有的茶耐泡多了,挺劃算的一個茶葉
尾水也不錯,又繼續(xù)沖泡了一杯,方才休止,香氣殘留度很驚喜
第一次,連著喝了這么多泡茶水,可真是打嗝都好多個,去廁所也有三四次,對于久坐辦公桌前的自己,不失為一次“救命之旅”,喝的渾身舒暢,暖身暖胃,午飯的量都比以前明顯的多,誰說喝茶是減肥的?我看正相反!
總的來說,初試普洱茶的感覺蠻好,網(wǎng)上說熟普很臟,所以洗了兩遍,頭三泡的確暗紅色,不過后面就清亮透紅了,不知是否是臟的緣故,十五泡中(洗茶兩泡+尾水一泡),第四泡給我的感受是最棒的,很滑很潤,含在嘴里,有很飽滿的穿透力,不知不覺中滑入喉道,很奇妙的體驗。
干茶的樣貌,挺完整的條索,不碎,整條整條的
洗茶步驟省不了,不過生普洗了一遍,冷涼澆花美滋滋
葉子在水里舒展開,蠻大的,葉脈也明顯,泡沫豐富,非常鮮爽
強烈的回甘.新茶的青味在第三泡慢慢的消散(和綠茶頗相似),甜韻明顯
葉底鮮活很干凈,2020年春茶,彈性佳,不糊爛
網(wǎng)上那些從干茶條索.茶湯顏色.葉底干凈與否等判斷茶葉的品質(zhì),這些我也想試圖用專業(yè)的用詞去描述,奈何有感受也說不出,就這吧,看官權(quán)當(dāng)看一樂,只看拍的照片,不過雖分辨不出茶葉是否是古樹和純料,品質(zhì)是否上承,但絕不是垃圾茶葉,不然也不會堅持跑到有水味兒還難舍。
初試普洱,給的第一感覺蠻不錯,有渠道和時機的話,會繼續(xù)嘗試這類茶葉~奈何普洱茶界水深,接下來會嘗試更多家的不同茶樣兒,多喝多練,或許會取代紅茶在我心中的位置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