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的回南天都是蠻頭疼的一段時間,尤其是之前在羊城上學的幾年,春天剛來的時候經(jīng)常地面墻面都在冒水?;啬咸斓臍鉁仄鋵嵅⒉坏停諝庵械乃趾茏?,甚至一陣雨后太陽出來,還會把地面的水分迅速蒸發(fā)到空氣中。因此南方的新房子很多一層都會做架空層,來避免一樓過度潮濕不適合居住的問題。來到金陵后春天已經(jīng)好了很多,但梅雨季節(jié)的江南一周兩場雨,一次三天一次四天也稀松平常,潮濕問題每年也依舊要忍受幾個月。
在過度潮濕的環(huán)境下人體體感會不太舒適(高濕度也容易引起發(fā)霉),室內(nèi)外的衣服也很難晾干,每年梅雨季衣服經(jīng)常晾了幾天都還是濕漉漉的。除濕機雖然是對很多家庭來說相對小眾的產(chǎn)品,但卻是應對潮濕最好的設備,這次借著入手除濕機除了分享使用體驗之外,也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些關(guān)于濕度的基礎(chǔ)知識。
▼先看評測2020年3月份做的除濕機視頻,通俗易懂的講解了除濕機選購的主要要點,感興趣的朋友推薦看一下(總長10分24秒)
0.濕度是什么?如何除濕?
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把濕度計顯示的相對濕度簡稱為“濕度”,指的是特定溫度下,空氣中的水分和此溫度下空氣中飽和水分之比。比如20度時50%相對濕度,代表此時空氣中的水分是20度時空氣中所能容納最大(飽和)水分的50%。
▼20度和30度下50%相對濕度示意圖
濕度過低時病毒和細菌就更容易在空氣中傳播,衣物摩擦導致的靜電問題也非常嚴重,濕度過高則會遇到發(fā)霉與潮濕的問題。一般意義來說冬季比較舒適的濕度是50%~80%,而夏季比較舒適的濕度是30%~60%,當濕度過低時我們可以使用加濕器來提高濕度,而濕度較高時則可以使用除濕機來減少空氣中的水分。
常見的除濕機(冷凝式)原理其實和空調(diào)類似,通過熱交換器(蒸發(fā)器和冷凝器)將空氣中的水冷凝并收集,再將干燥的空氣排出機外實現(xiàn)降低環(huán)境濕度的效果。另外一類轉(zhuǎn)輪式除濕機能耗比較低,并且除濕量相比冷凝式也低上不少(但工作溫度范圍更大,適合特定的工業(yè)環(huán)境),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除濕量
由于上面介紹過,不同溫度下空氣中可能容納水分是不同的,在選購一臺除濕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了解下除濕機最重要的參數(shù)——除濕量。
一般除濕機在宣傳自己的時候,使用的是日除濕量這個單位,比如常見的 10L/20L/22L 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值的測試環(huán)境,比如我手頭這臺除濕機的 22L 日除濕量是基于環(huán)境溫度30攝氏度環(huán)境濕度80%測試的??紤]到回南天和梅雨季節(jié)氣溫一般不會到30攝氏度,這臺機器標稱的名義除濕量則更具參考意義,27攝氏度60%濕度下,一小時的除濕量則為0.53L(換算成日除濕量為 12.72L)。
同一臺除濕機,在溫度越低環(huán)境濕度越低的情況下,除濕量也會越低。因此雖然主流產(chǎn)品的日除濕量是 12~22L 這種看起來很高的值,但其實考慮日常使用環(huán)境的溫濕度、使用時長以及噪音問題(考慮噪音家庭中除濕機一般不會24小時連續(xù)使用),20L 左右的除濕機其實也就剛能滿足適合主流需求(80~120平米)。另外要提的一點是,由于 20L 左右機型尺寸和重量都比較大,推薦大家一定優(yōu)先考慮有萬向輪的產(chǎn)品,推到不同房間使用會更加方便一些。
按照「先看評測」的計算:
8~12L 日除濕量的產(chǎn)品,10平方米房間從80%濕度降低到60%濕度時間,需要60分鐘左右,而15平米的房間從80%濕度降低到60%濕度時間,需要大概120分鐘左右。
16~22L 日除濕量的產(chǎn)品,10平方米房間從80%濕度降低到60%濕度時間,需要30分鐘左右,而15平米的房間從80%濕度降低到60%濕度時間,需要大概60分鐘左右。2-平米的房間從80%濕度降低到60%濕度時間,需要大概90分鐘左右。
1.開箱與設計
本來是考慮搬家后再購入除濕機的,恰逢小區(qū)附近一處地塊在拆遷,冬季衣物放在外面很難干并且工地揚塵,晾外面的衣服拿回來感覺直接可以拿去再洗一遍了?,F(xiàn)實讓購入除濕機的需求就大大提前了,雖然現(xiàn)在住小兩室套內(nèi)不到50平,但是考慮年中會搬去新房(120平),在8~10L 的入門款和主流的 20~22L 除濕機中,還是選擇了可以兼顧后續(xù)需求的 22L 除濕機。
我入手的這款除濕機是傳統(tǒng)除濕機品牌德業(yè)(Deye)的 DYD-T22A3,整機尺寸376 x 232 x 562mm,整機重量為 13.5kg。
外觀上T22A3 采用了黑白撞色的設計,整機上部是回形出風口、控制面板以及移動把手。尤其是可收納把手的設計兼顧了便利性與美觀,不使用時可以把把手放下,在屋內(nèi)移動時使用把手加底部的萬向輪,女生也可以輕松的移動這臺10多公斤的機器。
▼可收納的把手設計,配合底部萬向輪可以方便的移動除濕機,一臺除濕機交替房間進行全屋除濕
▼底部的靜音萬向輪
不同于一般的圓角矩形設計,T22A3 采用了一個非對稱設計,出風口側(cè)伸出一截加大了出風口和水箱,側(cè)面豎條狀的「羅馬柱」設計讓整機更有設計感。
側(cè)面下方是透明水箱,輕輕從機身直接抽出即可(開機時抽出會觸發(fā)自動停機),水箱的容積是 4.5L。以我目前的使用來看,4.5L 容量足夠滿足家庭正常使用,如果有長時間連續(xù)開機的需求,也可以考慮外接排水管直排水。
由于加濕器需要不斷吸入空氣,空氣中的灰塵既影響機器工作也對人員的健康有害,T22A3 的進風口配備了可水洗濾網(wǎng),可以在進行除濕的同時攔截部分灰塵。
機身后側(cè)還設計了兩個可伸縮的繞線柱,可以對電源線進行收納,日常使用時更美觀一些。
機身的頂部是回字形出風口以及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做了人體工學的斜角設計,從正面使用時剛好是正視角。觸控面板覆蓋了常用的開關(guān)、模式切換、定時、自動、負離子開關(guān)、風速設定、+-濕度設定,左側(cè)的屏幕也會顯示當前濕度、模式以及風速,操作的邏輯是非常直觀的。
2.使用體驗
干衣(冬季/潮濕天氣)
雖然在傳統(tǒng)觀念里冬季是需要加濕的,但是對于沒有暖氣的南方城市來說,其實冬季有一半時間依舊是比較濕潤的。并且由于溫度較低,冬季小戶型衣服晾干往往要好幾天,碰上下雨天三四天衣服表面可能都黏黏的。家里附近工地拆遷雖然會有水泡機除塵,但是揚塵依舊比較嚴重,在小房間里晾衣服后屋內(nèi)濕度都有60%多。
▼低溫+60%左右的濕度衣服干得很慢,開窗屋內(nèi)也會比較冷
T22A3 的干衣模式剛好派上用場,默認是連續(xù)除濕6小時,也可以使用自定義1/2/6/8小時的定時自動關(guān)閉。實際開機大概一小時后機器測得的濕度從60%降低到了47%,使用小米藍牙溫濕度計看到出風口的濕度還是比較低的,環(huán)境濕度也從60%多降低到了50%。
開了干衣模式6小時自動關(guān)機就出門了,下午回來水箱內(nèi)已經(jīng)有不少的水了,畢竟是氣溫比較低的冬季(空氣中絕對含水量不高),這個除濕量其實已經(jīng)不錯了?,F(xiàn)在洗衣服后會開干衣模式運行一次,基本普通衣服1~2天就能干了,而且即使碰上下雨衣服表面也不會有濕漉漉的感覺了。
噪音測試
噪音方面使用聲級記在距離機器1.5米的位置進行測試,環(huán)境噪音大概在37~40分貝左右,開啟德業(yè) T22A3 后大概噪音會在43~44分貝。聽感上來說和的空調(diào)內(nèi)機或者風扇噪聲差不多,白天使用時不放在身邊,開啟電視后其實感覺不到機器的存在,但夜晚不適合放在臥室使用。
▼左環(huán)境噪音(37~40dB),右開啟 T22A3 后噪音(43~44dB)
結(jié)語
作為我入手的第一款除濕機,德業(yè) T22A3 外觀設計比較精致,作為一款要長期放在家中使用的家電也很百搭。22L 的除濕量也基本滿足我的需求,冬天和潮濕天氣也不用擔心衣服不容易干,回南天和梅雨季節(jié)也可以很好地控制家中濕度,避免過高濕度帶來的不適感與潮濕引起的發(fā)霉問題。萬向輪的設計使用時也方便移動,輕輕一推就可以移動到別的房間進行除濕,觸控面板操作也比較簡單,家里老人看了一次就學會了用法。
對于南方用戶來說,每年的回南天與梅雨季可能都是比較痛苦的時間,衣服甚至是沙發(fā)都會黏黏的,如果不放置除濕盒家中的角落甚至會有發(fā)霉的問題。除濕機作為不是很貴的家電,對于全屋的濕度控制還很有效的,對于有條件的用戶還是值得入手一臺來對抗回南天與梅雨季的。
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大家在點贊收藏并在評論區(qū)留言三連,我是 KC,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