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說到泛娛樂化下能夠用來提升音質的設備,那真是太多太多了,播放器上有耳放,手機上有小尾巴,電腦上有一體機,甚至還有從藍牙端衍生出來的一大堆產品。如果僅從其中一種品類的設備里挑選提升音質的方案,那有很多種選擇,但我相信對于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如果能用一個設備來提升手頭所有前端的音質,想有線就有線,想無線就無線,并且還支持高規(guī)格的采樣率甚至未來流行可期的MQA,那將會是最省錢最省心的搭配方式,這樣的設備存在嗎?乂度在春節(jié)前夕推出的一款桌面型解碼耳放一體機就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開箱和產品細節(jié)】
XA-10的包裝雖然整體上比較簡潔,但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了產品外觀上的最大賣點:圈圈!盒子內部分上下兩層,上層是配件盒,下層是XA-10主機,內部的保護措施都做得很好,現(xiàn)在買東西網(wǎng)購居多,這一點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乂度XA-10是一款桌面級的解碼耳放一體機,雖然是桌面級,但體積控制得相當出色,許多標榜自己體積小巧的桌面一體機都說自己有一張A4紙大小,但是乂度XA-10的占地面積......大概只有一張A4紙的四分之一。目前大多數(shù)一體機都采用扁平式設計,但XA-10把占地面積縮小,然后往高處疊放,這樣的設計方案對于我家書房這種空間不大的電腦桌面是極為友好的。
在我的印象中,乂度的產品外觀設計大都比較刻板,不少網(wǎng)友稱之為直男流派,我也有同感。不過近期推出的一些新品里,我發(fā)現(xiàn)有了不少改變哦!比如XP2 PRO、XD05BAL等,都運用上了紅色作為裝飾。這次XA-10也沒有例外,它把音量旋鈕設計成了紅色(在系統(tǒng)菜單里是選擇功能),就是下圖里的那個紅色圈圈!這是一顆數(shù)字音量旋鈕,有100級可調,個人覺得這個撞色還是蠻和諧的,給冰冷冷的機器帶來了溫暖的感覺。
耳機輸出接口方面還是比較豐富的,6.5mm單端、XLR平衡以及4.4mm平衡,這些不是最稀奇的,厲害的地方在于單端輸出最大功率為3W,平衡端最大輸出功率是4W!這在一堆一體機當中也是相當稍有。能吃透手里的每一個耳機,我想這是大多數(shù)燒友心中的夢想。
側邊有三個按鈕,分別是輸入源切換、菜單鍵和藍牙配對鍵。其中音源切換和藍牙不用多解釋,簡單說說菜單鍵里的內容。
系統(tǒng)菜單里只有兩個內容分別是:
1、增益調節(jié):高/低
2、濾波器:6種模式
整個系統(tǒng)設計由于是基于單片機系統(tǒng)開發(fā),所以系統(tǒng)結構相對簡單,上手難度不大。
頂蓋上印著乂度的LOGO等簡單的產品信息,設計在這里怪好看的!其實整個外形的細節(jié)部分我個人覺得很滿意,特別是邊邊角角的地方都做了輕微的弧度處理,這些小設計相比早幾年的產品降低了許多生硬感。
主機兩側各有一個用無數(shù)小孔打造的乂度LOGO,其中靠按鍵的這一面,開機后能呈現(xiàn)出藍色的光。
輸入輸出方面,這款小臺機還是比較豐富的:
一組AUX OUT
一組AUX IN
同軸輸入
光纖輸入
USB數(shù)字輸入
底盤設計也頗有一番小心思的,突出的撐角延伸到了主機兩側,這讓主機兩側光禿禿的金屬面板不至于那么單調了,同時底盤上還有4個膠墊,抓地力很好。然后就是散熱孔了,一周時間用下來,我覺得XA-10的散熱還是很不錯的,頂多就是摸上去溫溫的感覺,要知道這可是內置了甲類耳放,溫控那么好,讓我有點吃驚啊,具體原理未知,這可能跟電源外置也有一點關系?
忘記說它的DAC了,說實話評價臺式機我很少會提到DAC,這玩意兒在臺式機上的存在感要比隨身聽上小很多,但還是有必要拿出來說一下。它用的是雙AK4493EQ,關于這顆芯片在AKM產品線里的排位并不算靠前,許多國磚也有在用的,之所以在臺式機上不太會去強調DAC,主要是因為臺式機在電路設計上的冗余空間更大,眾所周知解碼素質的高低不取決于DAC,而在于電路設計后的“再次調音”,至于XA-10聲音到底怎么樣,后續(xù)會詳細聊到。
接好電源開機,這塊圓形的小屏幕上顯示信息還是比較豐富的,輸入源、增益狀態(tài)、音量、采樣率都有,黃色的文字信息顯示。
【各種耳機搭配下的主觀感受】
驅動Black Label I這種耳機,XA-10只需在低增益即可,音量至33就能達到正常響度。而對于這樣一款典型的適合歐美流行的耳機,它在XA-10上的驅動力不僅沒有任何問題,耳機本身就有熱情奔放的屬性,所以在聲音潤色上更突顯了甲類耳放特有的溫潤味道。
古典樂方面,Black Label I算不得強項,小編制則勉強還行,碼字時正在聽一首大提琴獨奏,樂器的松香感明顯,密度也比較高,顆粒感全無,鮮有的蹦出來的高頻亮度還算不錯,可以說是相當耐聽了,聲場方面不夠寬闊,這首曲目的名字未知,但還是能夠感受到是在一個不大的室內演繹出來的。換上張靚穎的《如果愛下去》,顯然流行樂還是強項啊,整體的立體感和層次都相當豐富了,聲音略微暖暖的,很舒服,人聲比較靠耳,這個頻段的聲音跟前面聽到的大提琴很相似,都有著高密度+溫潤的質感。
這里還是得說一說關于XA-10所謂的“溫潤”,其實關于甲類耳放的溫潤感,我以前也聽過一些一體機,XA-10可以說相對而言并不是那么的明顯,還是比較克制的,所以整體呈現(xiàn)出來的聲音會有中性的味道,即便用來驅動Black Label I也不至于潤到極致,個人猜測可能是考慮到Black Label I的定位為泛娛樂并非純HiFi,所以太過溫潤的味道未必適合每一種場景,比如打游戲?我想你可能更希望它能突出聲場解析和定位,這就需要靠不同的耳機去做補充了。
這回換上拜雅DT1990PRO,250歐的耳機依然不需要高增益,但我也嘗試了一下,聲音的力量會有明顯提升。我記得很多小伙伴說拜雅T1二代的聲音有點悶,其實DT1990PRO的基礎音色跟T1二代還是很相似的,驅動不好的話也會有點悶。但在XA-10下,DT1990PRO沒有出現(xiàn)明顯發(fā)悶的情況,相對而言比Black Label I會稍稍悶一點,但是依然屬于通透的范疇。
在聲音密度上,Black Label I比它要差一截,一曲張信哲的《信仰》,整體聲音密度相當出色,聲音的落地感強烈,沒有說哪個頻段會出現(xiàn)飄忽不定的情況。曲目開頭的一小段吉他,點點滴滴落入耳里讓人有點發(fā)毛......,然后是撒豆子的聲音,從左邊撒到右邊那個定位十分清楚,其實很多耳機都能達到這個效果的,不過由于是甲類耳放的緣故,那種溫溫的質感能把這些音效用獨特的方式支撐起來,顯得飽滿、好聽。
DT770PRO不用多說什么了吧,一條一不小心就聽感翻車的耳機,在大多數(shù)前端下的聲音比較單薄,高解析度和還原度是它僅剩下的普適性。這類耳機想要提升到“好聽”的層面,前端要夠暖,甲類耳放就很合適。XA-10可以把這只耳機的聲底稍稍加厚實一些,暖度提升倒是沒有想象中的大了。其中低頻的能量可以被挖掘出來,彈性增強了不少,但依舊量不夠多。中頻部分,比如張學友的《吻別》,人聲距離比較遠,但還是呈現(xiàn)出了不錯的解析力。在樂器表達上,高頻細節(jié)是豐富的,我甚至覺得跟DT1990PRO是一個級別,只不過DT770PRO的高頻會更鋒芒一些,潤度倒是沒DT1990PRO那么柔情似水,各有千秋吧,很難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我覺得用XA-10聽DT770PRO,不僅僅適合用來聽樂器,就是那些港臺流行老歌什么的也是別有一番味道。
關于XA-10的藍牙功能,可謂是相當齊全了,由于藍牙部分用的是高通CSR8675,所以編解碼器的支持范圍很廣,可以說囊括的目前所有主流的非主流的編解碼器了。如果你的手機支持率比較高,那么就能充分發(fā)揮XA-10的無線潛質。關于無線方面我用得并不多,但可知道的是無論多么高級的編解碼器,聲音依然是有損失的,分析力不會像有線模式那么高,但畢竟是甲類功放加持,聲音那是相當溫潤耐聽,只要配合好耳機端,打游戲看劇用來改善你那可憐的小聲卡妥妥穩(wěn)了,更別提那些所謂的手機直推,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總結】
乂度XA-10在體積控制上是相當合理的,考慮到多場景下的用途,它的體積可以說介于隨身和臺式之間,或者說更多偏向于隨身多一點,所以無論你放在書房的電腦旁,還是放在辦公室,都不會很占空間,輸入接口以及無線模式下豐富的編解碼器也能讓你手頭的各種前端設備得到音質從根本上的提升。我最近除了撰寫本文時,會把它常插在電腦上,更多的時間是把它接在ipad藍牙上,然后AUX OUT輸出給惠威X3音響,一套簡單的不占空間的音響系統(tǒng)就這么搭建完成了,可以說乂度XA-10的可玩性和易用性都相當高。價格方面,我覺得說不上超值,但無論設計感還是聲音表現(xiàn)力都無可挑剔了,使用當中我也沒碰到什么難受或者疙瘩的地方,這樣一臺適合泛娛樂場景下的“萬金油”,完全對得起它的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