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份各手機廠商都陸續(xù)推出了自己的新品手機,價格不等,特色各異,筆者在上篇文章中分享介紹了一部分 ,本篇文章將繼續(xù)為大家盤點3月份發(fā)布的新品手機,想換新機的可以了解一下。
1.紅魔6
近兩年來以游戲為賣點的手機越來越多,黑鯊、紅魔、ROG都是其中比較知名的,并且這三個品牌的手機都直接以游戲手機命名,賣點也大多集中在游戲體驗上,在三月份這三個品牌都推出了旗下的新品游戲手機。
努比亞紅魔游戲手機6系列有紅魔6和紅魔6pro兩個版本。二者都搭載了驍龍888旗艦芯片,配備LPDDR5內(nèi)存和UFS 3.1閃存。
屏幕方面,6和6pro配備的都是一塊6.8英寸、10億色的AMOLED直屏,且沒有采用異形屏方案,屏幕分辨率為2400*1800,刷新率為165Hz,這也是目前最高的手機屏幕刷新率。
拍照方面,6和6pro配置相同,前置是800W像素鏡頭,后置三攝,分別是6400W像素主攝、800W超廣角鏡頭和200W微距鏡頭,拍照效果屬于可用級別。
散熱方面,紅魔6配有6層散熱,風(fēng)扇轉(zhuǎn)速18000轉(zhuǎn)/分鐘,紅魔6Pro則加入了120W風(fēng)冷渦輪快充,風(fēng)扇轉(zhuǎn)速為20000 轉(zhuǎn)/分。
紅魔6內(nèi)置5050mAh 大電池,支持66W有線快充,而紅魔6 Pro則配備了450mAh雙電芯電池,支持120W快充,標配120W氮化鎵充電器。
兩款手機體積都比較大,紅魔6整機尺寸為169x77.09x9.7mm,重220g,6pro尺寸為169x77.09x9.8mm,重220g,都是標準的“磚頭機”喜歡輕薄的勿入。
價格方面,紅魔6 8+128GB、12+128G、12+256GB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799元、4099元、4399元;6Pro 12+256GB、16+256GB版本售價分別為4799元、5299元。
紅魔6是一款名副其實的游戲手機,在軟硬件方面都針對游戲做了相關(guān)優(yōu)化,除了強大的性能、散熱、電池、快充外,紅魔6還配備了觸控肩鍵,操作性更佳,165Hz高刷屏幕目前屬于宣傳噱頭,適配的游戲極少,不需作為購買依據(jù)。紅魔6和6pro除了散熱和電池充電方面有所差異外,其余配置基本一致,相對來說紅魔6就足夠了,性價比也更好一點,游戲發(fā)燒友可以入手,普通用戶還有更好的選擇。
2.ROG5
ROG游戲手機5,依舊是一款專業(yè)的游戲手機,敗家之眼華碩的新品手機。配置方面,依舊是驍龍高通驍龍 888 芯片 +LPDDR5 運存+UFS3.1 儲存的頂級配置,配有液冷散熱。
屏幕是一塊 6.78 英寸 的三星 E4 發(fā)光材料 AMOLED 顯示屏,分辨率2448*1080, 刷新率144Hz,支持原生 300Hz 觸控采樣率,非異形屏。
拍照方面,ROG5配備了一顆2400 W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后置是6400W像素主攝(COMS型號索尼 IMX686,光圈F1.8) +1300 萬超廣角 +500 萬微距鏡頭的組合。
手機電池容量 6000mAh ,支持65W 有線充電,搭載 Hi-Fi 級芯片并配備立體聲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和雙肩鍵。
和ROG5同時發(fā)布的還有ROG5 Pro和ROG5幻影版,兩款手機主要配置與標準版保持一致,只有RAM、ROM容量有所不同,主要差別在于背面多出一塊副屏,并且配備了兩個觸控腰鍵,可實現(xiàn) 6 指游戲。
手機尺寸為173x77x10mm,重238g,較為笨重。充電接口設(shè)置在手機側(cè)邊,玩游戲更方便。
售價方面,ROG5 8+128G 、12+128G 、12+256G 、16+256G 版本售價分別為3999 、4299 、4699和4999 元。5 Pro只有16+512G一個版本,定價 7999 元,18+512G的幻影版定價 8499 元。
ROG5的屏幕、音質(zhì)都很不錯,主攝COMS是索尼IMX686,是二零年很多旗艦手機的是主攝配置,拍照效果應(yīng)該也說得過去。當然,ROG5的主要賣點還是游戲,無論硬件配置、散熱設(shè)計、側(cè)邊充電或是系統(tǒng)都是為游戲而生,和紅魔6一樣,ROG5基本上是游戲玩家的專屬裝備,過于厚重的體積可能讓普通用戶望而卻步。另外幻影版機甲風(fēng)十足,不過8499的售價高攀不起,看看就算了。
3.一加9系列
一加最新發(fā)布的旗艦手機,有一加9和一加9Pro兩個版本。
一加9全系都采用了驍龍888+LPDDR5+UFS 3.1的頂級配置,配有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內(nèi)置4500mAh 雙電芯電池,標配65W 閃充充電頭 ,充滿只需 29 分鐘,一加 9 Pro 還額外支持 50W 無線超級閃充和IP68級防塵防水。
兩款手機都采用了打孔屏設(shè)計,一加9配備了一塊6.55英寸的E3材質(zhì)AMOLED直屏,分辨率為2400*1080,最高刷新率120Hz,像素密度402PPI。9pro則配備了6.7英寸的E4材質(zhì)AMOLED微曲面屏,分辨率為3216*1440,像素密度525PPI,刷新率120Hz,并支持LTPO技術(shù),有著自適應(yīng)刷新率,可以1-120Hz自適應(yīng)切換,至高降低 50% 的屏幕功耗。
拍照方面,一加9前置攝像頭采用了1600W像素的索尼IMX471傳感器,后置三攝,分別是4800W像素主鏡頭(COMS型號IMX689,光圈F1.8),5000W像素超廣角鏡頭(IMX766)和200W像素黑白鏡頭。一加9pro采用了相同的前置鏡頭,后置四攝分別為4800萬像素主鏡頭(IMX789+索尼,光圈F1.8),5000W像素超廣角鏡頭(IMX766),800W像素長焦鏡頭和200W像素黑白鏡頭。9pro主攝/長焦鏡頭均支持光學(xué)防抖。
一加9尺寸為160x73.9x8.1mm,重183g,9pro尺寸為163.2x73.6x8.7mm,重197g。
售價方面,一加 9 手機 8+128GB售價 3799 元,12+256G售價 4299 元;一加 9 Pro 8G+128G售價 4999 元,8+256G售價 5499 元,12G+256G 售價 5999 元。
需要注意的是一加9是塑料中框,并且沒有光學(xué)防抖,且屏幕也比9pro弱,雖然性價比還不不錯,但細節(jié)的缺失讓人感覺一加9不是那么值。相對來說還是一加9pro更加值得購買,雖然價格貴了一千出頭,但在很多方面都要明顯強于一加9,頂級的拍照體驗、頂級屏幕足夠省電,且一加9全系都搭載了ColorOS for OnePlus,補上了系統(tǒng)簡陋的短板,除了顆醬油黑白鏡頭,基本找不到什么弱點,一加9pro也是筆者目前比較推薦的一款旗艦手機。
4.黑鯊游戲手機4
小米投資的黑鯊科技出品的新款游戲手機,這款手機最大的特色就是配有實體升降肩鍵,支持160G按鍵力度,按鍵使用壽命達100萬次。
黑鯊4有標準版和pro版兩個版本。其中黑鯊4配備了驍龍870芯片+LPDDR5+UFS 3.1,4Pro則配備了驍龍888芯片,LPDDR5、增強版UFS 3.1和磁盤陣列系統(tǒng),讀寫性能有較大提升。黑鯊4全系都配有液冷散熱。
屏幕方面,黑鯊4全系搭載了6.67英寸三星E4材質(zhì)AMOLED電競屏,居中開孔,屏幕刷新率144Hz,分辨率2400*1080,多指觸控采樣率720Hz,支持DC調(diào)光。
拍照方面,黑鯊4后攝為4800W像素主攝+800W像素超廣角鏡頭+500W像素微距鏡頭,黑鯊4 Pro主攝升級為6400W(光圈F1.79)像素,超廣角鏡頭以及微距鏡頭參數(shù)不變。前置都是2000W像素。
黑鯊4全系 配備4500mAh電池,并支持120W閃充,標配120W充電器+6A充電線,大約20分鐘即可充滿,極為快速。
黑鯊4尺寸163.83x76.35x9.9mm,重210g,黑鯊4pro尺寸163.83x76.35x9.9mm,重220g,都比較厚重。
售價方面,黑鯊4的6+128G版本2499元,8+128G 版本2699元,12+128G 版本2999元,12G+256G版本3299元。4pro的8+256GB、12+256GB和16+512GB版本售價分別為3999、4499和5299元。
黑鯊4系列的賣點很明顯,首先是有實體肩鍵,手感要比觸控肩鍵好上許多,然后是120W快充,20分鐘充滿電,這是一個可以改變用戶使用習(xí)慣的設(shè)計。另外黑鯊4的屏幕也不錯,E4高刷,最重要的是720Hz的多指觸控采樣率能讓游戲操作更加靈敏順滑,非常適合游戲玩家。這里筆者更推薦黑鯊4,雖然CPU是驍龍870,但性能足夠,且比880發(fā)熱低,重要的是性價比很高。注重拍照效果和喜歡輕薄手機的不適合此款。
5.小米11系列
3月29日,小米在發(fā)布會上推出了同屬小米11系列的新品手機——小米11青春版,小米11pro和小米11Ultra。
小米 11 青春版最大的特色就是輕薄,機身厚度僅有 6.81mm,重159g,并且在如此輕薄的機身中還裝下了一塊4250mAh的 大電池,這在機身普遍厚重的5G時代極為難得,小米11青春版也是小米歷年來最為輕薄的手機。
硬件方面,11青春版采用了最新的驍龍780G芯片+LPDDR4X+UFS 2.2的配置組合,并配有懸浮熱管液冷散熱系和紅外遙控。
小米 11 青春版配備了一塊 6.55 英寸AMOLED挖孔柔性直屏,分辨率2400*1080,刷新率90Hz,支持10 億色、P3 廣色域、Dolby Vision。
拍照方面11青春版后置三攝,分別是6400W像素主攝(光圈F1.79),800W像素超廣角鏡頭和500W長焦微距鏡頭。前置攝像頭2000W像素。
小米11pro和Ultra都采用了驍龍888+LPDDR5+UFS3.1的配置方案,配有相變液冷散熱系統(tǒng)、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多功能NFC,WiFi 6增強版,紅外遙控,支持IP68級別防塵防水。
11pro和Ultra都配備了一塊6.81英寸的AMOLED四曲面挖孔屏,分辨率3200x1440,E4材料,刷新率120Hz,觸控采樣率480Hz,峰值亮度1700nit。電池容量為5000mAh,支持67W有線快充,67W無線充電和10W反向無線充電。
拍照是小米11pro和Ultra的最大差別,二者主攝相同,傳感器都是三星GN2,像素5000W,光圈F1.95,8P鏡頭,1/1.12″定制超大底,像素面積1.4μm。11pro的副攝是1300W像素超廣角鏡頭和800W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前置攝像頭2000W像素。Ultra的副攝是4800W像素的索尼IMX586,分別是超長焦和超廣角鏡頭,支持64點陣激光對焦。
除了拍照的區(qū)別之外,Ultra在背部還多了一塊小窗副顯示屏,可以顯示電量、自拍等。
11pro尺寸為164.3x74.6x8.53mm,玻璃機身,重約208g;11Ultra尺寸為164.3x74.6x8.38mm,陶瓷機身,重234g。
售價方面小米11青春版2299元起售(8+128G版本),小米11pro 4999元起售(8+128G版),小米11Ultra 5999元起售(8+256G版本)。
小米11青春版配色多樣,極致輕薄,驍龍780G性能足夠,很適合追求顏值、手感的用戶使用,對于大多數(shù)輕度游戲玩家或是女性用戶都是個不錯的選擇。11pro和Ultra的拍照能力十分強大,基本上沒有什么明顯的短板,而Ultra的相機無疑更加出色,GN2+雙IMX586+激光對焦,絕對是業(yè)界頂尖水準。陶瓷+小窗是Ultra的另一優(yōu)勢,升級的攝像頭模組、陶瓷機身、小窗顯示加上256G的儲存,比11pro多出1000元錢,感覺還是值得的,追求極致拍照體驗或是旗艦享受的可以入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11Ultra很重,足有234g,喜歡輕薄手感的勿入。
三月份是眾多手機集中發(fā)布的一個月份,雖然已經(jīng)寫了兩篇盤點文章,但還有部分手機沒有寫到,其他三月份的新品手機將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陸續(xù)介紹,如果你對手機相關(guān)資訊感興趣或是近期想更換新機的話,請關(guān)注筆者的后續(xù)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