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Dior,三星的固態(tài)一向是頂級的存在,并且也是少數(shù)有的型號還在使用MLC顆粒的,不過這次三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做出了一款無緩存方案的固態(tài),型號位980,那么我也找人買了一塊回來,那么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們開箱吧
1.開箱
外包裝是黑色的,和970的包裝差不多,右下角標有3500M的速度標志,另外由于是盟創(chuàng)代理,所以貼了一張盟創(chuàng)的防偽二維碼.
背面是多國語言版的980的介紹,就不過多贅述了.
全家福包括了980固態(tài)本體和一本說明書.
正面是只有一張貼紙,由于發(fā)熱溫度不高,所以沒有自帶散熱馬甲.
背面也是一張貼紙.
撕開貼紙看一下,只有一顆主控和一顆閃存顆粒,主控室代號為PABLO的S4LR033主控,顆粒為第六代136層堆疊V-NAND閃存,3BIT MLC,相比第五代V-NAND,堆疊層數(shù)增加40%,讀取延遲降低10%以上,寫入延遲降低10%以上,功耗降低15%。另外這塊主控非常重視散熱,并且通過標簽對NAND顆粒進行有效的散熱,所以如果個人使用就不建議撕下標簽看主控顆粒了.
2.上機
先說下測試平臺
CPU:R5 5600X
散熱:九州風神AS500PLUS
主板:TUF B550M ZAKU
顯卡:RX6800
機箱:安鈦克DF700 FLUX
電源:安鈦克NEO 850
這里使用的還是我的測試機箱:安鈦克DF700 FLUX,風扇多所以散熱效果也比較強,這樣也能更好的散熱,讓固態(tài)硬盤擁有更好的狀態(tài),安裝的時候,我特意拆下顯卡,將固態(tài)裝在第一個槽上.
另外我特別使用了AS500PLUS這個散熱器,讓固態(tài)壓在這個散熱器下面,讓固態(tài)的使用情況更加貼合于實際使用情況.
第一個插槽沒有散熱裝甲進行散熱,固態(tài)的溫度其實也不高,所以我不放在第二條有散熱裝甲的插槽上了
可以看到散熱器是完全遮擋住三星980的,另外按照機箱風道設計也能吸引一部分的空氣對固態(tài)進行散熱.
最后把顯卡裝上,完全擋住三星980.
供電這塊我就使用了和這臺機箱配套的安鈦克NEO850,目前也是安鈦克現(xiàn)在主推千元電競組合,這樣供電就不成問題了.
3.測試
CrystalDiskMark測試成績會比較準確,所以這里就不用AS SSD了,測試下來的結果1G和16G差不多,讀在3200MB/s左右,寫在2300MB/s左右,符合三星標稱的速度.
現(xiàn)在開始重頭戲,這次用HDTUN對這塊980進行測試,分別空盤,半盤,以及硬盤占用400G的情況下對這塊固態(tài)進行壓榨測試
首先先看空盤,跑了個200G的隨機,SLC緩存大概在95個G左右,之后就是以300M的速度進行寫入,之后的成績不是太理想,主要是這300M左右的速度這個時間就是主控在邊讀邊寫了,不過為了降低功耗和溫度主控就比較懶了,所以速度也下來了
同時我也在用軟件去看三星980的溫度,基本都是在40度左右,目前由于我沒有熱成像所以無法去進一步確定了,不過看了很多評測,基本都差不多是這個溫度
下面是半盤測試,200個G隨機可以看到開局有一些波動之后直接沖到2500M,SLC緩存到50G的時候用完了,隨后速度降到450M左右
最后是還剩100G空間的硬盤的情況,跑100G的隨機,可以看到開頭有波動,跑了10個G之后就變成了500M左右的速度了,跑到25G左右的時候下降到450M,隨后在450M左右直到跑完100G隨機為止
最后實測塞入一個使命召喚二戰(zhàn)的游戲包,總共大概120G,基本以2000M的速度跑到最后還剩10G的時候降速成300-400M左右,也符合HDTUN測試的結果
4.總結
那么三星980這塊盤我就測完了,首先由于采用了無緩存方案,所以性能也只是入門級別的,無緩存的固態(tài)是什么性能大家也算有了解的,今天我看到980的售價是499,已經(jīng)算是比較便宜了,另外980總寫入量達到了300TBW,換算一下就是每天寫100G數(shù)據(jù)可以寫8年,并且有五年質保,所以三星980的品質還是非常有保證的,不急的我建議可以等等后續(xù)的活動價格,肯定還算是劃算的
那么本次評測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支持,當然給個免費的贊和收藏就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