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耳機廠商SIVGA發(fā)布的開放式真無線藍牙耳機SO2(非骨傳導),近期在國內(nèi),不論線下展會還是電商銷售,都獲得了較普遍的好評。
坊間對它的看法,綜合起來一句話,即“在不算高的價格上,做到了開放式耳機中的高音質(zhì)”。
我其實早前聽過它的屏顯(充電倉內(nèi)有屏幕顯示電量等信息)工程樣機,但那款聲音偏悶,很不對勁。
然后想起5年前投野耕治負責的索尼初代開放式真無線XEA20,都2000多了,但音質(zhì)也沒好到哪去。
于是一度心灰意冷,覺得此類產(chǎn)品可能對SIVGA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但沒想到大概一個月后,他們竟把這類特殊形態(tài)的產(chǎn)品搞明白,并挑戰(zhàn)成功了!
重生的新品被命名為SO2。技術(shù)部情報透露這次投入巨大,小小的開放式設計前后就已花費了數(shù)十萬。
其實,真正的“非骨傳導”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目前還很少,我聽過的帶有“開放式”理念的產(chǎn)品也不多,能想起來的也就索尼三款(含旗下AMBIE)高端,韶音一款高端,某騎行品牌推出的千元檔掛脖式,以及飛傲最新出品的入門級200元的JW1。
市面上還有一些貌似開放式,但實際你把耳機翻過來看,其實是帶個“入耳”頭的,比如JBL和Beats的運動TWS多數(shù)都長那樣。
我以前對非入耳的很多藍牙耳機都“嗤之以鼻”,因為這類產(chǎn)品是標準的“聽個響”,就像把入耳式耳機從耳洞里稍微拿出1cm的效果,這有意思么?這還不如不帶呢。
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索尼第二代開放式TWS,即LinkBuds把聲音調(diào)得那么清晰和寬松(即便低音欠缺量感),我開始預感這東西的音質(zhì)也許還有救。
因歐美市場同步銷售,SIVGA SO2的說明書也變得特厚實。一瞬間,把我拉回到2010年我拆索尼X1050隨身聽包裝時,看到的那些說明書。
SO2有珍珠白和黑兩個顏色。
這個珍珠白很有“索尼感”,尤其是整體的色調(diào)與輪廓。
(后來發(fā)現(xiàn)黑色的設計也很棒,佩戴效果更適合爺們兒)
然而售價不算高,399。明顯低于行情。
鏡頭壓低。
它的logo以及鑲嵌logo的那塊可能是金屬材質(zhì)的觸控面板,都給人視覺滿足感。稱得上是精美。
耳掛部位柔軟,據(jù)悉是硅膠材質(zhì),成本比TPE等偏硬的材料要高,質(zhì)地更軟,醫(yī)用級。
觸控區(qū)靠邊位置有很小的指示燈,在連接手機成功后,原本閃爍的白燈會熄滅。不會像早年前AKG Y100藍牙耳機那樣不停閃爍以至于影響他人或自己。
觀察側(cè)面和正面,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耳掛有“勾子”的感覺,對比了幾款競品,發(fā)現(xiàn)SO2的“勾住”感相對會更明顯,可以更穩(wěn)定的架在耳朵上。
實際佩戴很不錯,不僅輕盈,而且耳掛與眼鏡腿的后部不沖突,基本上很少有異物感。
優(yōu)良的掛耳穩(wěn)定性和非入耳設計,讓它比幾乎所有入耳式TWS都更適合“整夜伴睡”佩戴,我好像看到了一款睡眠耳機的大型究極體!
而入耳式TWS的睡眠怎樣呢?我體驗了60余款機型,發(fā)現(xiàn)它們幾乎全部都會在我睡到半夜時,因“耳朵本能排斥”,被頭和枕頭的共同作用力給擠掉。要么掉一個,要么兩邊都掉。而我又是個急性子,一旦丟失,必須立即起床找,但氣人的是,TWS太小了,一旦落在亂如麻的床上四件套交織區(qū)域,就很難尋覓。于是乎,原本以為可以睡眠用的TWS,最終卻成了影響我睡眠質(zhì)量的東西。
所以,要想戴著真無線耳機徹夜聆聽,它的體積可能最好是要大一些,能掛住耳朵,且掛鉤夠軟,還可調(diào)音量(夜里難免要逐步調(diào)整音量且以不觸碰手機的形式),同時還不能讓耳朵這塊肉本能的討厭其結(jié)構(gòu)。
嗯,非入耳式非骨傳導的SIVGA SO2真的做到了。
它掛在我耳朵上,整夜(6小時)都沒被我“拱掉”。而且音量在1格時的響度,也因它距離耳洞有距離,顯得更輕柔靜謐,更有催眠感。
唯獨有個細節(jié)不知咋回事。就是腦袋壓著它,并接觸枕頭時,不影響觸控,但若用肩膀(隔著衣服)以較大力度頂?shù)剿拿姘鍟r,就有可能響應觸控功能。這一點有點怪,不知咋回事。
不過整體來看,它確實是我遇到的迄今最適合夜里睡眠聆聽的耳機,不用擔心睡到中途耳機丟失。
SO2的發(fā)聲音嘴,出于音質(zhì)和指向性的考慮,設計的很講究,沒有做很大或很小,也沒有做成凸嘴狀,而是設計成了中等尺寸的橢圓形。
出于好奇,我買了些類似造型的開放式TWS對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一樣。
那誰的更好呢?暫時,我只能說SIVGA這個相對很好(高居前二),但可能又不是最好。
站在音質(zhì)角度來說,SO2的整體結(jié)構(gòu)確實很適合讓聲音發(fā)揮出理想,且能令人放松的效果。
而其他一些耳機,有好幾個,我是不得不多花點時間調(diào)整腔體位置。要么是因為耳掛問題,要么是音嘴偏離耳洞太遠。最讓我無語的是,為聽清音質(zhì),我必須用手頻繁壓它們的機身,使其靠近耳洞,否則連“基本的在戶外使用的響度”都很難達到,直接失去了購買此類產(chǎn)品的意義。
而SIVGA SO2無需手指“按壓”機身,也能提供高滿足度的聲壓。
其相對更高的靈敏度,在手機藍牙發(fā)射端以7成音量輸出時,甚至比一些入耳式TWS在同樣音量下的“響度”還要再大點。
也因此,即便你深處嘈雜環(huán)境,也仍可享受到它為你播放的人生BGM。
它的響度明顯好于我近期購買的三款競品,而飽滿度和響度的綜合感受,也明顯好于以往我測評過的所有開放式無線耳機。
指向性也不錯,但這一點,其實每個品牌都能做到,也就是都不會輕易打擾到旁人。
我戴著它在油煙機同時開啟兩個風扇(響度78dB)的環(huán)境下,在大搞促銷的喧鬧超市中,還有寒風凜冽呼嘯的街頭,多人聚集的狹小封閉電梯間,以及孤身一身安靜的客廳內(nèi)“聽它”。感覺它的聽感都很好,甚至在非常吵的環(huán)境下,用七、八成音量也能頂住,雖說此時已經(jīng)有些吃力。
而其余產(chǎn)品(我現(xiàn)有的),可謂是全軍覆沒,主要是都無法承受大聲壓下源自不同頻率的環(huán)境音侵襲,戴著它們,你甚至很難察覺到耳內(nèi)有音樂播放。
插點閑話:
此類耳機,幾乎所有廠商都會提到指向性好,不打擾人。但沒有一個會進一步補充,當聲音指向耳朵之后,能否完全釋放給用戶。具體是,能否保證大音量下不失真,以及它的大音量能否被用戶充分感知。
以下是上述各場景體驗后的一段簡評:
“戴著Sivga SO2逛了喧鬧的超市,進了五個陌生人扎堆的封閉電梯間,迎著零下五度的寒風騎行了近千米的路。發(fā)射端iPhone一直是7成音量。SO2響度真是夠大,在超市導購員兩個大喇叭輪番近距離叫賣的前提下,仍能讓我聽清,可謂無懼外界喧鬧;指向性也夠好,大音量也基本不易打擾他人;給孤獨的路途提供了伴侶感,風聲、車流聲此時成了輕噪音,它們作為背景與耳內(nèi)的主角“音樂”交織在一起,連同遠去的景色結(jié)合出一種唯美的電影感,而主角就是自己??傮w感受比較特別,有些浪漫。它像是一款高音質(zhì)且高靈敏度入耳式TWS的外置形態(tài)。當空氣裹著旋律一絲絲劃過耳畔,你的人生BGM也隨即開啟。”
音質(zhì):
科學HIFI,隱約有哈曼2019的感覺,很飽滿而柔和的低音,距離適中,柔和也清晰的人聲,自然且亮麗的中高音,并略帶一些晶瑩的泛音。因開放式設計,它可能會有“額外空氣感滲入”,間接增強泛音在“聲場”中擴散出去的寬度和高度。
SO2聽女聲、電子、民謠、爵士等會很不錯,其實索尼LinkBuds也擅長女聲,但無奈低音和厚度感缺失,以至于在爵士、民謠、電子等曲種的表現(xiàn)力上,會少了些韻味。
再就是,SO2的聲場相對很多入耳式會更大些,更容易有空靈感。
總體來說,三頻綜合表現(xiàn),SO2很健康,音色也很自然。聲音的柔和性要比SIVGA那些中低端入耳式耳塞都更好。而這種溫和,內(nèi)斂,卻又有較強下盤沖擊感的音色,也對流行、純音樂和女聲有很好的助力。有很多次,我都以為自己戴的是個比較牛的“高音質(zhì)入耳式TWS”,類似三星GALAXY BUDS+的全頻豐潤版,真的是顛覆了我以往對此類產(chǎn)品音質(zhì)的認知。
觸控:
很棒的一點是,它很人性的提供了“按一次”調(diào)整音量功能。
具體是“左邊降低,右邊提高”。別小看這個功能,很多TWS都舍棄了。要么就是需要你在配套APP內(nèi)以捉襟見肘的形式換取,最終還不得不郁悶的放棄別的實用功能。
對比的競品包括聲闊的一款,七八百了。
真的,每個品牌的聲學結(jié)構(gòu)都不一樣。但聲闊這款的音嘴離耳朵也太遠了,為了聽到足夠好的音質(zhì),我不得不用力按著它的面板,盡量往耳洞靠近。然而,即便我如此用心,其響度和音色也仍不理想。
對比韶音的最新款(比聲闊的表現(xiàn)略好),同樣也有類似情況,也是要按著聽,否則響度距離SIVGA SO2差距會比較大。其實我所提到的響度,也暗含了聲音的“動態(tài)”和“全頻密度與氣勢”。但這一點,似乎很多品牌都沒在意,也許他們認為此類耳機就只適合在很安靜的環(huán)境下使用?
唯獨這款泥炭Gofree 2代(我頭條讀者也有嘲諷Gofree的,可能是認為初代不好)表現(xiàn)不錯,即便我也得按著聽,但解析,密度很可以。而且做工也不錯。但音質(zhì)和SO2對比,厚實感,柔和感還是有些落后,以至于“規(guī)模感”比較小。
最后,SO2的續(xù)航也很不錯,官方標稱10小時(50%音量),平日里,我安靜環(huán)境下開3成音量,戶外環(huán)境開7成音量,基本上都是在10小時后才有英文提示Battery low,這一表現(xiàn)比我手里的索尼降噪豆5和蘋果airpods pro有明顯更強些,很大程度上告別了電量焦慮。
缺憾:
1、玩了幾局和平精英,它是有可感知的輕微延遲的,雖說基本不影響作戰(zhàn)的順利,但距離一些主打低延遲的TWS還是有距離。幸運的是,通過蘋果設備看視頻時,它的延遲感不會影響什么。
2、整體做工和顏值都很好,但細看的話,比如我這款的右側(cè)耳機,其外殼接縫處是有點溢出什么東西,算是肉眼可見的微瑕疵吧。
結(jié)語:
綜上,很高興能看到HIFI品牌能在較低價位推出這么高完成度的高音質(zhì)、高響度、能調(diào)音量的非骨傳導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如果你不是那種要戴著耳機天天擠地鐵和公交,更多是簡單外出,中等程度運動,希望與外界能充分互動,騎行或是只想感受耳畔輕松的音樂氛圍,那SIVGA SO2會非常合適。
另外,它所覆蓋的人群,其實也包括廣大老年。畢竟這歲數(shù)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入耳,甚至頭戴式也不喜歡。我父母就是如此,家里幾百個耳機,二老都沒興趣。老媽最顧慮的是戴上聽歌,與外界就失聯(lián)了,最起碼的就連爐灶上燒的水,做的飯都會因聽不見,或過于投入聽歌而遺忘導致事故。所以,每次給她入耳式耳機,她絕不會全塞進去,往往只是手拿著擱在耳旁簡單聽一會。有趣的是,她這個動作竟然預示了“開放式耳機”的到來??傊矚g聽音樂,又對音質(zhì)有點要求的老人,也是可以聽SO2的。身為子女,如果你的父母有聽音樂的需求,那真的可以考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