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烘干機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但是倘若要列舉烘干機的優(yōu)勢,很多人依舊沒有概念,甚至還會有幾分抵觸。
“用陽光自然曬干不好嗎?再不行就晾干?!保弧氨狈娇諝飧稍?,衣服很快就會干,不需要用烘干機?!?;“冬天有暖氣,暖氣片下烘干也可以,烘干機沒用”;“不是有空調嗎?掛在空調出風口吹一吹就好了”……
諸如以上種種,是我們在提到烘干機的必要性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回答。更有甚者,還會振振有詞地反問一句:我們的老祖先一直沒有烘干機用,不也過得挺好嗎?
是啊,我們的老祖先,幾千年了也沒用過手機,也過得挺好,如今你怎么就用上了呢?
那么烘干機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除了在煙雨迷蒙的南方地區(qū),迫切地需要一臺烘干機以外,真的如部分人所說,北方就不需要烘干機了嗎?烘干機拋開名義上的“烘干”作用以外,還有什么其他輔助作用呢?
本文樓主就要為各位帶來小天鵝 TH100VTH35 十公斤熱泵式烘干機的開箱測評。
10公斤烘干容量、熱泵技術加持、紫外殺菌、20分鐘速干、顏值在線……小天鵝的這款代號為 TH100VTH35的十公斤熱泵式烘干機,在聚超值一直呼聲頗高。
那么實際產品體驗究竟如何呢?
到貨的時候正好是個雨天,僅僅卸貨的一會兒工夫,箱子頂部還是打濕了一片 ▲
機器外包裝很結實,用扎帶牢牢捆綁。送貨的小哥非常勤快,樓主一個轉身去取相機,小哥便開始拆包裝了。
機器通體素白,側面有條狀及回旋狀凹槽,除了裝飾作用以外,這些凹槽可以有效緩沖機器內筒高速旋轉帶來的震動;正面中間一個大大的投料窗,采用的是黑色塑料材質,微微透明;正面上部自左至右分別為:水箱口、顯示面板以及調節(jié)面板 ▲
因為將機器擺在休閑陽臺使用,該位置附近正好沒有預留地漏,因此樓主決定以水箱儲水的方式,去使用這臺烘干機。水箱的存在,使得烘干機擺放位置的選擇,一下子變得容易很多。
再看調節(jié)面板部分:中間一個極有質感的銀色旋鈕,兩側對稱共列舉了混合、棉麻、襯衫等 16種不同模式;最右側上方一個電源鍵,下方一個啟停鍵;在啟停鍵下方,有一行字“熱泵技術”,表明了這臺機器的工作原理▲
根據工作原理不同,烘干機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熱風式、冷凝式和熱泵式。
熱風式干衣機工作原理最簡單,利用滾筒的轉動使筒內衣物與進入滾筒的熱空氣進行熱交換,同時帶走衣物的水分。弊端顯而易見:工作效率極低,能耗極高,需要外接排氣管,且工作時內部溫度較高,對很多材質的衣物并不友好。
冷凝式干衣機在熱風式干衣機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通過一個冷凝器,將“濕冷空氣”冷凝,脫除其中的水分并排出,剩下的“干冷空氣”繼續(xù)在機器中循環(huán)往復,直至衣物烘干。
熱泵式干衣機在工作過程中,循環(huán)空氣被冷凝器加熱產生干燥的熱空氣,吹入干衣桶穿過濕衣物,帶走水分,變成溫濕的空氣。溫濕空氣進入蒸發(fā)器后,被冷卻的同時析出水分,變成干燥的冷空氣。干燥的冷空氣進入冷凝器后,又被加熱成干燥的熱空氣,再次進入干衣桶。如此循環(huán),實現(xiàn)衣物的烘干。
因此,熱泵式干衣機工作效率極高,耗電極少,且工作時機器內部溫度較低(一般在 65℃以下),對大部分衣物都不會造成損傷。此外,機器除冷凝液外,沒有空氣排放,無需外接排氣管——這一點也給安裝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旋鈕周圍并非平整的圓周,而是在其上增加了均勻的棱角突起,陽光下,充滿鉆石棱的旋鈕立體感十足——這應該算得上是這臺機器在設計上的一個亮點。
這臺小天鵝的烘干機采用“3D立方內筒”,在內筒后部有一個錐形帽,可在滾筒旋轉的過程中分散衣物,防止纏繞;同時,滾筒圓周對稱位置有兩個凸起的裝置模擬搓衣板的結構,用于烘干過程中摔打衣物。
關于機器外型及細節(jié)的介紹就到這里。
功能演示:
機器通電之后,輕按“電源”鍵,機器即開機;如果長時間未進行操作,機器會自動關閉。
相較于按鈕選擇,旋鈕選擇更加方便快捷。逆時針旋轉,指示燈從左側第一個選項開始跳動;順時針旋轉,指示燈則從右側第一個選項開始跳動。
使用測評:
此外,烘干機發(fā)展到今天,有幾個重要的功能不得不提:
1、去毛屑。如果體驗過一段時間的烘干機,并且看到過塵盒里面致密的大堆毛屑,很多人都會立刻對烘干機產生好感和依賴,這也是很多人購買烘干機的一大動機;
2、防皺。如果烘干機烘出來的衣物嚴重褶皺,那么即便干得再快也是沒有意義的。對于經常穿襯衫等需要保持平整的服裝的朋友來說,防皺是非常不錯的一個功能。
3、軟化蓬松。說到這個功能,樓主是非常有感觸的。用烘干機烘干的浴巾,直接使用的時候,非常柔軟貼身;而直接曬干的浴巾,其表面的絨毛往往會粘在一起,導致前幾次使用的時候,硬邦邦的很不舒服。另外,配合去毛屑功能,烘干羽絨服,可以有效清潔鉆出的絨毛,并且讓羽絨服變得蓬松。
下面,樓主將就以上功能,分別測試。
相較于高溫熱風,低溫烘干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有效避免高溫對于衣物的損傷——包括但不限于縮水。為了驗證這臺小天鵝的機器在工作的時候是否真的處于“低溫”狀態(tài),樓主在兩次烘干后開門的瞬間,用紅外測溫儀測量了內筒中衣物的溫度,其結果如上 ▲
這樣的測試雖然不能完全真實模擬機器工作時的狀態(tài),但是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說明問題。45.4℃的溫度,也就是在盛夏正午被陽光直射幾分鐘能達到的溫度。顯然,這樣的溫度,并不會對衣物造成任何損傷。
在棉麻模式下,樓主將 5件剛用洗衣機冷洗并脫水的 T恤丟入這臺小天鵝烘干機,從機器開始工作到結束工作,共耗時 1小時 15分鐘。機器運行過程中,樓主觀察了一下,大約每間隔 30min,滾動轉動方向就會發(fā)生一次改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反轉”。而反轉的意義,不言自明,可以有效防止衣物打結。
但是在用旋鈕選擇不同模式的時候,液晶屏明明又顯示有不同的對應時長。到底是每一種模式設定好了對應的工作時長,還是機器真的內置傳感器,可以感應衣物的溫度和濕度呢?
為了驗證這個疑問,樓主在完成衣物的烘干之后,緊接著又立即啟動了烘干程序。
欸?機器啟動了!但是……大約三五分鐘后,正當樓主自以為找到了烘干機虛假宣傳的證據的時候,機器又自動停止工作 。
智能感溫感濕,小天鵝誠不我欺。
溫濕度傳感器存在的意義,在于可以使機器在烘干衣物的時候及時停止工作。除了更加節(jié)能之外,其關鍵作用在于,可以有效防止衣物“過烘”,從而保護衣物(避免變形、縮水)。
20min,都不夠部分洗衣機的快速冷洗模式洗一次衣服。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真的可以烘干衣服嗎?樓主對此是對此既懷疑,又期待。
當然,這么短的時間內要烘干衣物,樓主肯定不會丟個窗簾或者大棉襖進去秀智商。該模式存在的意義本身就是應急,不是常規(guī)使用。因此,樓主只是非常符合實際場景地丟進去一件 T恤然后選擇“快烘20'”模式并按下了啟動鍵。
不夸張地講,20min快烘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模式。
關于防皺,樓主這里有一組對比圖來展現(xiàn) ▲
左邊是皺巴巴剛從洗衣機中洗完并取出的時候的樣子;右邊是烘干取出并鋪平后的樣子。不難看出,相較于剛洗完的時候,烘干后 T恤上的褶皺明顯減少。
有的人喜歡抬杠,拿烘干機的防皺和專門熨燙機熨燙后對比。對于這種操作,樓主就不做評論了 。
接著我們說軟化蓬松。上文樓主已經提到,這是一個樓主覺得非常好用的功能。不過在這里,樓主不用浴巾作對比,以一件舊羽絨服測試(“羽絨服”模式)。
這件羽絨服,樓主買來已經有 5年以上了,之所以一直沒有丟掉,是因為其面料真的很舒適,冬天的時候在家里套一下,柔若無物 。
洗滌前,我們看到這件羽絨服基本已經扁平,失去了羽絨該有的蓬松感;洗滌后,在水的作用下,羽絨服徹底干癟,像極了漏氣的氣球;但是在烘干后,這件羽絨服明顯變得蓬松起來 ▼
仔細觀察下擺以及袖子位置,可以看到烘干后的羽絨服明顯比洗滌前更加蓬松。當然,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是因為在烘干時,由于烘干機不斷轉動,羽絨受離心力跑到了衣物的邊緣。我們繼續(xù)觀察羽絨服帽子附近以及中間位置,烘干后的狀態(tài),蓬松度同樣遠高于洗滌前!
在洗完上述衣物之后,我們打開集塵盒,看一下成果 ▼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去看文章開篇提到的部分人認為“北方空氣干燥,甚至有暖氣,不需要烘干機”的觀念,實在是對烘干機這種產品缺乏全面了解所致——是烘干機的防皺功能不好用?還是軟化蓬松沒效果?或者除塵去毛屑不驚人?
香氛的釋放量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行調節(jié)。因為烘干過程中機器有大約 50℃的溫度,因此香氛可以有效蒸發(fā)然后附著到衣物上。在衣物烘干以后,可以明顯感受到衣物上淡雅的香味,效果可以持續(xù)一整天 。
需要注意的是,香氛只能放置到塵盒內,容易沾染機器清理下來的毛屑,可能對機器清潔性能會有所影響,請謹慎使用。
而這臺小天鵝 TH100VTH35十公斤熱泵式烘干機,可以實現(xiàn) 低溫烘干,有效保護衣物;內置溫度濕度傳感器,可以 智能檢測衣物干濕度,避免過烘導致的衣物縮水; 20分鐘快速烘干,更是可以讓我們在緊急狀況下從容應對。
陰冷的冬季來了,在寒冬,烘干機又多了一項新功能——暖衣!如果圍著火鍋或者燒烤爐大快朵頤,衣物有食物異味,烘干機也有解決方案——清新。
所以 烘干機真的只是一臺烘干衣物的機器嗎?相信看完本文,你會對烘干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