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游戲向裝機單了,正好現(xiàn)實中的朋友想組一臺ITX主機帶回老家打游戲,就幫組了這么一臺便攜主機給他,為了杜絕售后問題,大部分配件用的都是支持個人送保的全新貨。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性價比向的ITX主機裝機單,全部配件均可在主流電商平臺入手全新貨,完全不用擔心翻車,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有復雜問題咨詢請單獨聯(lián)系。
安裝完成的成品如下圖所示,主打一個小巧不占地方+有提手方便移動,顏值只能說看個人喜好,起碼我覺得挺好(省)看(錢)的。
由于是背裝顯卡+倒置主板,基本不用擔心核心件的工作溫度,特別是M.2固態(tài)硬盤和內存這倆需要規(guī)避高溫的存儲件,和發(fā)熱件有著不錯的距離控制,具體可以參考下文的烤機數(shù)據(jù)。
操作前先給大家標注下重點:
?? 考慮到需要同時滿足性價比+全新,顯卡選擇的是Intel A580,之前做過單獨的詳細評測,大部分DX12的新游都可以穩(wěn)定跑2K高刷,老游戲愛好者慎入。
?? 選擇背裝顯卡的機箱必然需要用到PCI延長線,主流是PCIe3.0和PCIe4.0,3.0延長線+4.0主板需要進BIOS修改PCI槽的協(xié)議,不然會識別不了獨立顯卡。
?? ITX機箱的艙內空間比較小,裝機操作會有點麻煩,推薦順序是接上所有線→固定主板→固定顯卡→固定電源,特別是顯卡延長線,一定要先裝,不然可能會被其他線材卡住。
?? H610芯片組主板不適合超頻,正常老老實實開個XMP用就行了,別拉CPU(BIOS)和顯卡(顯卡驅動)的功耗,和電源額定夠不夠無關。
?? 由于能縮就縮,所以這套配置的供電散熱卡得比較死,不太建議大家升級CPU和獨立顯卡,如果一定要升級,主板、電源和散熱器也得跟著上浮配置。
裝機單如下圖所示,可調整的地方都做了標注,合理湊單可以做到更低。
1?? 機箱丨超頻三 蜂鳥i100
簡介:ITX裝機最先需要確認的硬件是機箱,因為限長/限高決定了其他所有硬件的型號,特別是顯卡和散熱器這兩個核心件,散熱器則反向決定了CPU的可用型號。
本文選擇經典的超頻三蜂鳥i100亞克力版本,兩百元不到的價格加上背裝顯卡,對低預算新手來說非常友好,需要提醒各位原裝沒有延長線,上獨立顯卡需要另外購買。
另外延長線PCIe版本的問題上文已經提到過了,如果一定要省錢上低價的低協(xié)議延長線,CPU得帶核顯,不然沒辦法進BIOS修改PCI槽的協(xié)議,最終導致獨立顯卡用不了。
2?? CPU丨Intel i5-12400F
簡介:雖然最新酷睿已經到14代,i5-12400F依舊是很多用戶的裝機選擇,畢竟性價比擺在這兒,六核+十二線程+4..4GHz主頻可以滿足大部分游戲的2K需求,同價位沒其他選擇。
12400F本身就沒啥超頻能力,外加上這張主板用的是DDR4內存,大家入手完全不用考慮體質問題,散片正常買就行,實在是怕就找個能開發(fā)票的店鋪。
3?? 主板丨七彩虹H610I SMART WIFI V20
簡介:12400F正常選H610這個最便宜的芯片組主板就行,由于供電限制,各廠商主板的實際體驗不會差很多,考慮到整機預算,這里選擇的是DDR4版本。
朋友老家不好走網線連接,這里給他選擇板載無線網卡的型號,所以看著是貴點,實際上自購AX201的天線套裝也得百把塊錢,何況ITX主板只有一條PCI槽壓根裝不了。
對比同價位H610,這張主板的顏值挺高,用料相對而言也稍微好點,PCI槽有金屬加固,金屬覆蓋件上也做了比較好看的噴涂設計,對顏值有一定要求的朋友可以考慮買同款。
4?? 顯卡丨藍戟 intel Arc A580 Index 8G
簡介:評論區(qū)應該會有人噴,實際上這張卡已經降價到1349元了,相比售價接近兩千元且DX12性能差不多的RTX3060更有性價比,如果新游戲玩的多,A580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說一下新游戲,特指的是基于DX12的那些,比如剛出的CSGo2這類,另外i卡也有類似DLSS的插幀技術XeSS,下文的調試部分會有優(yōu)化實操方法。
5?? 內存丨金百達 銀爵 DDR4 3200MHz
簡介:在之前的對比測試中給大家對比過數(shù)據(jù),高頻內存對游戲的影響遠達不到質變的需求,所以本次裝機使用低價格的金百達銀爵DDR4,主打一個能用就行。
關于容量選擇可能會有變數(shù),大部分游戲8G*2組裝通道已經足夠,部分優(yōu)化比較差的3A游戲或者有多開需求得上浮到16G*2,記住上面那句話,高頻內存有提升但意義不大。
6?? 固態(tài)硬盤丨七彩虹CN700 1T
簡介:和內存一樣,高IOPS的固態(tài)硬盤對絕大部分游戲沒什么加成,正常PCIe3.0協(xié)議的NVMe都足夠使用,這里我用的老演員測試,最后實際是換成朋友自己原來的硬盤。
提醒下打算上原來硬盤的朋友,ITX主機艙內溫度都比較高,穩(wěn)定使用不建議上SATA形態(tài)硬盤,M.2形態(tài)硬盤也盡量規(guī)避三星這類發(fā)熱大戶,不然大概率會出現(xiàn)降速或者掉盤問題。
7?? 電源丨Tt 額定450W TRM SFX 450
簡介:電源向來是ITX裝機中的大頭,如果只是12400F+A580這樣的低功耗組合,400W左右額定的電源足夠使用,這里我選擇TT最便宜入門型號,實測輕松過壓力測試。
比這款便宜的SFX電源也有,Tt TRM 450最大優(yōu)勢在于有風扇智能啟停,ITX主機用戶大部分都對噪音比較敏感,當然常態(tài)85%的銅牌認證轉化率也比較重要。
8?? 散熱器丨超頻三 降龍V53W
簡介:和電源一樣,i3/i5級別正常熱設計功耗都在125W以內,ITX主機選擇下壓式散熱器可以有效避免尺寸不兼容的問題,我選的是超頻三降龍V53W。
這款散熱器雖然長得挺好看,實際屬于效能型下壓散熱器,畢竟五條熱管在這兒,理論上壓150W更高級別的CPU也行,只不過需要額外搭配防壓扣具提升散熱效率。
為了防止新手啥也不調浪費機能,這里簡單和大家說一下到手之后的三個必要操作。
1?? BIOS調試
BIOS部分比較簡單,開機按鍵盤的Del鍵進入BIOS,首頁按下圖修改兩項:
● 第一步,將XMP(廠商內存超頻)功能開啟,用內存上的XMP1配置即可。
● 第二步,右下角的智能超頻,點擊切換成性能模式。
其他配置不要亂動,不懂你就Auto。
2?? 顯卡調試
Intel全家桶的驅動安裝比較簡單,直接搜索Intel驅動程序和支持助理,安裝完成后會自動檢測,不用一個個安裝就很舒服。
顯卡安裝完成后重啟電腦,按Alt+i快捷鍵進入顯卡控制面板,依次點擊性能→性能調優(yōu)的配置,修改以下兩項:
● 第一步,直接將顯卡功耗拉到最高,即可解鎖功耗墻。
● 第二步,拉高圖形處理器性能加速,跟著電源供電走。
由于這臺主機用的只是個450W銅牌電源,我只拉高了20%。
下面為調試前后的測試對比,跑分提升約2.12%,預期幀數(shù)提升5FPS左右,電源和主板比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嘗試30%及以上。
3?? 游戲調試
前文也提到過Intel顯卡對DX12的支持比較好,大部分新游戲都是基于DX12制作的,部分重置版游戲需要手動選擇,比如巫師三啟動器就包含了DX版本切換功能。
單獨說一下CSGo2,畢竟這游戲玩家太多了,而且切換方法比較奇怪,Steam右鍵游戲圖標選擇屬性,“通用”配置頁面找到啟動選項,添加下面的命令:
- DX12
之后啟動游戲都是DX12版本,用Intel顯卡游戲的幀數(shù)會更穩(wěn)定一些。
另外Intel合作的游戲都能開啟補幀功能XeSS,比如堡壘之夜、Apex英雄等等都支持,下面只是部分,我是沒找到Intel的官方支持清單,只能自己測試了。
開啟XeSS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只要游戲支持一般都在設置的畫面配置頁面里,A580作為中端顯卡,建議用默認效果即可,選擇高質量可能會造成卡頓。
接下來做一下跑分測試和應用測試,調試配置為開啟內存XMP+性能模式+顯卡超頻20%,大家應該能對這套設備的機能有更清晰的了解。
1?? 整機溫度
由于ITX的特殊性,本文把溫度測試提到最前面,測試時室溫為16°,使用3Dmark的Speedway循環(huán)壓力測試(20次),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通過率為99.7%
● CPU滿載溫度在47°左右
● 顯卡滿載溫度在68°左右
CPU溫度非常健康,但顯卡溫度有點高,夏天使用建議大家將顯卡恢復成默認功耗使用。
2?? 綜合跑分
首先是魯大師做了個整機跑分,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綜合得分為1348971
● 處理器得分為513946
● 顯卡得分為451411
● 內存得分為161613
● 硬盤得分為222001
其次是游戲加加,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性能得分為85782
● 工作站性能得分為130639
● 處理器單核性能得分為27212
● 處理器多核性能得分為201247
● 顯卡得分為54475
● 內存得分為29558
● 硬盤得分為13093
單獨說一下其他跑分工具,實測Cinebench2024和Vray6無法識別顯卡,Intel獨顯雖然確實能用,但軟件兼容性還是有比較大的優(yōu)化空間。
3?? CPU測試
首先是CPU-Z,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單核評分為622.7
● 多核評分為4822.8
其次是Vray6,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CPU評分為12644
4?? 顯卡測試
首先是3DMark針對DX12高畫質的SpeedWa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shù)為2188
其次是針對DX11的FireStrike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shù)為23228
● 顯卡分數(shù)為29602
● 物理分數(shù)為23068
● 綜合分數(shù)為8919
第三是針對DX12的TimeSp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shù)為11004
● 顯卡分數(shù)為11471
● CPU分數(shù)為8943
最后是針對插幀技術的Intel XeSS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XeSS關閉為24.44FPS
● XeSS開啟為38.95FPS
● 性能差異為59.4%
下面進行實際游戲的量化實測,首先是要求配置較低的常規(guī)FPS網游,案例選擇無畏契約,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250-300FPS中間。
其次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guī)FPS網游,案例選擇DX12版本的CSGo2,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110-200FPS中間。
第三是接近3A要求的FPS網游,案例選擇Apex英雄,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110-130FPS中間。
最后是標準3A游戲,案例選擇巫師3(DX12版本),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開啟XeSS,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100-110FPS中間,隨場景復雜程度會有波動。
總體來說,這套配置跑2K分辨率還是能跑的,大部分游戲正好卡在100-120FPS,如果用的是120Hz高刷顯示器,3A建議使用1080P分辨率,基本都能接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