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給各位還債了,之前寫過7系銳龍搭配七彩虹B650的核顯優(yōu)化教程,現(xiàn)在差不多摸清楚了桌面端780M的玩法,外加金百達出了和AMD適配度極高的新款星刃內存,是時候出新版本教程了。
8系銳龍支持超核顯頻率,所以操作上和之前的教程會有些變化,下面會給大家分享抄作業(yè)級別核顯超頻+內存調試+PBO配置以及數(shù)據(jù)對比,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有復雜問題咨詢請單獨聯(lián)系。
先給大家標注下重點:
?? 不降頻,不降頻,不降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同一塊CPU之前測試技嘉時候遇到過拷機10分鐘降頻降功耗問題,七彩虹B650M戰(zhàn)列艦完全沒有,放心入吧。
?? 不追求極限性能的前提下,七彩虹系AMD主板的新版BIOS挺不錯,不需要調試就有不錯的性能表現(xiàn),跑分可能低些,實際工具軟件測試不差,具體看下面實測數(shù)據(jù)。
?? 金百達剛出的C28時序星刃和AMD平臺契合度極高,畢竟AMD的內存效能不咋地,C28的低時序開個EXPO即可,直接跳過手動調試環(huán)節(jié),省時省心。
?? 七彩虹B650的老版本版本BIOS不支持8000系CPU,需要安裝7000系CPU才能升級,8000系新裝機用戶切記和賣家溝通確認BIOS版本,防止開不了機。
?? 發(fā)文時8700G的價格還是偏高,建議先收藏本文,硬件搭配和優(yōu)化操作是通用的。
本次案例硬件如下圖所示,七彩虹系主板的BIOS基本一致,下文的操作方案可以說是通用。
1?? CPU丨AMD R7-8700G
簡介:基礎參數(sh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八核十六線程+5.1GHz最大主頻,核顯為2.7GHz最大主頻的Radeon 780M,單說參數(shù)很適合養(yǎng)老。
2?? 主板丨七彩虹 CVN B650M GAMING FROZEN V14戰(zhàn)列艦
簡介:相比御三家同級別配置正常要一千起步的價格,七彩虹B650戰(zhàn)列艦目前日常售價已經(jīng)降到899元,并且BIOS已經(jīng)做了大更新,非常有性價比。
這張主板板載了兩個PCIe5.0協(xié)議M.2接口以及一個滿血PCIe5.0的PCIex16槽位,后期拓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算是比較另類的“戰(zhàn)未來”。
3?? 內存丨金百達 星刃 6000MHz 16G*2
簡介:目前在售的星刃6000MHz有兩個版本,便宜的是C30時序,稍微貴一些的是本次使用的C28版本,可以簡單理解為多花了點錢買廠商調教。
回歸星刃,XMP(廠商超頻預設)的時序為C28-35-35-77,運行電壓則是1.2V,看過我之前評測的朋友都知道,這套參數(shù)就是標準的低壓效能配置,對應低溫+低延遲+不錯的讀寫性能。
簡單來說,C28時序版本的金百達星刃調教非常不錯,適合手動超頻困難的AMD平臺,當然Intel沒必要入這款,隨便啥海力士顆粒的型號都能手動超到6800MHz以上。
下面開始優(yōu)化實操,沒有任何副作用,直接無腦抄作業(yè)就好了。
1?? 調試重點
下面調試的重點在于核顯的核心頻率+顯存大小,配置完成后會有著高于AMD官方數(shù)據(jù)的8G顯存(默認為512MB)+3.1Ghz頻率(默認為2.9GHz)。
放一下優(yōu)化前后的魯大師跑分對比,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調試前的綜合得分為1306405 / 調試后的綜合得分為1356712,提升約為3.85%。
● 調試前的處理器得分為752451 / 調試后的處理器得分為743956,下降約為1.14%。
● 調試前的顯卡得分為134248 / 調試后的顯卡得分為162412,提升約為20.98%。
● 調試前的內存得分為192865 / 調試后的內存得分為223660,提升約為15.97%。
其中顯卡提升非常大,但CPU性能會有些許下降,綜合來說還是劃算的。
2?? BIOS升級
如果你手上已有七彩虹B650在用,切記升級8000系銳龍的時候先不要換CPU,去七彩虹官網(wǎng)搜索你的主板型號,下載最新BIOS固件并解壓縮到U盤上。
將U盤接到主板上,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按下圖點擊BIOS設置頁面,點擊選擇升級BIOS,升級完成后會自動重啟,之后再進行其他操作,切記切記。
3?? 內存優(yōu)化
由于本次使用C28時序的金百達星刃6000MHz,所以操作非常簡單,BIOS首頁按下圖找到EXPO開關,切換成內存自帶的EXPO1配置即可。
這里有一步非必要修改項,如果你購買的是6400MHz及以內頻率的內存,需要額外確認內存的運行模式:
● 第一步,點擊超頻OC,進入高級內存設置。
● 第二步,點擊UCLK DIV1選項,切換成UCLK=MCLK。
這里的操作是確保內存不分頻,再高頻率只能切換成UCLK=MCLK/2的分頻模式。
4?? 核顯優(yōu)化
下面開始關鍵的核顯優(yōu)化,首先進入高級模式設置頁面的AMD超頻。
之后點擊下圖的PBO設置,進入后會有安全提示,選擇Accept接受即可。
這里需要修改的選項比較多,注意看圖片和說明:
● 第一步,將PBO模式切換成Advanced,不然下面選項不會出現(xiàn)。
● 第二步,將PBO Limits修改為Motherboard。
● 第三步,將PBO Overdrive Scalar Ctrl修改為Manual,模式修改為10X。
● 第四步,將GPU Boost Clock Override修改為Enable,頻率修改為200MHz。
返回高級模式的主頁面,進入下圖的AMD CBS配置頁面。
接著點擊進入GFX Configuration配置頁面。
這里修改兩項:
● 第一步,將iGPU Configuration修改為UMA_SPECIFIED。
● 第二步,將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為8G。
最后,進入高級模式的主板芯片組配置頁面:
● 第一步,將集成顯卡控制器切換為Forces。
● 第二步,將UMA Frame Buffer Size修改為8G。
以上設置確認全部修改完成后,點擊右上角的退出,選擇保存設置重啟電腦,到這里所有優(yōu)化就都完成了。
接下來做一下跑分測試和應用測試,優(yōu)化配置就是上一段的那些,大部分分數(shù)都高出平均水平線不少。
1?? 綜合跑分
魯大師的測試做過了,下面用一些主流工具測試,首先是游戲加加,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性能得分為58937
● 工作站性能得分為179979
● 處理器單核性能得分為32209
● 處理器多核性能得分為308970
● 顯卡得分為16940
● 內存得分為43181
其次是Vray,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CPU分數(shù)為19365
● GPU分數(shù)為834
2?? CPU測試
首先是CPU-Z,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單核評分為694.0
● 多核評分為7282.8
其次是Cinebench2024,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CPU單核評分為100
● CPU多核評分為991
3?? 顯卡測試
首先是針對DX11的FireStrike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shù)為8896
● 顯卡分數(shù)為9746
● CPU分數(shù)為25195
● 綜合分數(shù)為3391
其次是針對DX12的TimeSp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shù)為3877
● 顯卡分數(shù)為3474
● CPU分數(shù)為11341
最后是針對補幀的FSR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FSR2關閉幀數(shù)為11.22FPS
● FSR2開啟幀數(shù)為21.69FPS
● 性能差異為93.3%
4?? 存儲測試
內存性能測試使用AIDA64,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讀取速度為75399MB/s
● 寫入速度為93495MB/s
● 拷貝速度為76296MB/s
● 延遲為76.6ns
這組數(shù)據(jù)相信在用AMD的用戶都知道什么水平,C28時序的金百達星刃效能高的有些夸張。
順道使用TM5對這組內存進行壓力測試,腳本使用壓力比較大的Anta777,測試截圖如下圖所示,輕松0報錯過測。
5?? 整機溫度
這臺測試機使用的散熱器為常規(guī)240水冷,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CPU滿載溫度在70°左右。
非常驚喜的地方是即使拷機接近30分鐘,功耗一直沒有跌破100W且沒有降頻,對比之前測試中十分鐘會降頻的技嘉而言,這是非常大的優(yōu)勢。
上述跑分工具僅代表理論,下面進行實際工具軟件與游戲的量化實測。
1?? 生產(chǎn)力測試
首先是代表CPU和內存性能的7Zip Benchmark,使用默認的10次循環(huán),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綜合平均分數(shù)為119.470
其次是代表綜合性能的Blender Benchmark,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monster分數(shù)為111.94
● junkshop分數(shù)為81.33
● classroom分數(shù)為56.58
第三是代表顯卡解編碼性能的Premier,對4K視頻美哉天府進行8K轉碼(HEVC),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轉碼時間約需要五分鐘
最后是代表CPU+顯卡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兩個關鍵詞生成圖片,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輸出時間需約2分51秒
2?? 游戲測試
首先是要求配置較低的常規(guī)MOBA網(wǎng)游,案例選擇英雄聯(lián)盟(DX11),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100-110FPS中間浮動。
其次是要求配置較低的常規(guī)FPS網(wǎng)游,案例選擇無畏契約(DX11),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40-60FPS中間浮動。
第三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guī)FPS網(wǎng)游,案例選擇剛CSGo2(DX12),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Benchmark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游戲幀數(shù)在55-80FPS中間浮動。
最后是標準3A游戲,案例選擇巫師3(DX12),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不開啟光追+不開啟FSR,游戲幀數(shù)在52FPS左右。
● 不開啟光追+開啟FSR,游戲幀數(shù)在48FPS左右。
● 開啟光追性能模式+開啟FSR,游戲幀數(shù)在20FPS左右。